第21章 张氏外戚

加入书签


  送走了李梦阳之后,朱厚照当即让张锐去找焦芳拟旨,恢复了李梦阳的官职,命令他从明天开始,就继续回户部坐堂去。

  京师的官场消息渠道自然是十分的灵通,不消一个时辰,李梦阳官复原职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城,于是京师的官员们又炸锅了。

  皇上是吃错药了还是失心疯了?怎么四处树敌。这几天刚逼走了一个首辅、两个尚书和一个侍郎,转眼就又给外戚上眼药。

  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和攀附他家的那群佞幸小人是些什么货色,京师人尽皆知,但人家来头太大,就是有个愿意盲目偏袒他们的好姐姐,想当初弘治皇帝在位的时候,群臣就没少上奏疏弹劾他们一家,声势最大的一次,京师中的文武百官加上内廷中的宦官们集体联合起来,用有你没我的死谏态度,去弹劾张氏一家。

  但有什么用呢?结果人家不照样活得好好的?张鹤龄兄弟俩别说挨罚了,难听话都没被说几句,风头一过继续出来为非作歹。

  所以后来,大家也就懒得费哪个力气,去做这徒劳无功的事情了。

  当晚,朱厚照刚回乾清宫,仁寿宫那边的宦官就过来传旨,说太后又懿旨,让他去仁寿宫议事。

  “伏地魔姐姐”要开始发力了。

  朱厚照早已预料到了这点,也想到了应对的方式。

  于是,本来穿着整齐的朱厚照对着铜镜的自己,使劲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把双眼揉的通红,又尽量把自己扎好的发髻弄得散乱开来,看起来十分的憔悴,又对着镜子挤眉弄眼,装出一副受委屈挨欺负的表情。

  这么一弄,相貌堂堂的朱厚照活脱脱变成了一副受欺负的儿皇帝模样。

  看自己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朱厚照才心满意足的往仁寿宫而去。

  出了乾清宫向东走去,没过多久就到了仁寿宫,朱厚照穿过大门,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张太后身后,面色极其不善的张鹤龄和张延龄兄弟两人。

  看来这二位真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啊。

  看到朱厚照到来,张鹤龄用极其傲慢的语气质问他道:“大外甥,为什么要把那个李梦阳给放了?”

  看张延龄那嚣张的模样,朱厚照心中瞬间燃气熊熊怒火。

  我靠!你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凭什么用这种口气和我说话?

  算了!忍耐!要忍耐!现在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

  朱厚照没理会问他话的张鹤龄,只是走到张太后身旁。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嗷”的一嗓子伏到张太后的腿上,大声哭喊了出来:

  “母后恕罪啊,这些都是外廷的那些大臣逼我干的,他们说不放了张升、李梦阳这些人,就要集体辞职,我吵不过他们,就只能答应他们了。

  外廷那些大臣就会欺负我!我再也不要当皇帝了!”

….

    朱厚照一番“逼真”的演技看呆了在场的所有人。

  一听儿子说到再也不要当皇帝的气话,张太后也是吓得不轻,急忙抱住自己的儿子,安慰他道:“阿寿别哭,这不是你的错。外面的人一直都看不惯你舅舅一家,你父皇在位的时候就没少欺负你舅舅...”

  “到底是谁欺负谁啊?”朱厚照腹诽道,当然这话肯定不能让张太后姐弟三人听见。

  “...这些奸臣、奴才们,实属可恶!仗着自己有你父皇生前的宠信,竟敢倚老卖老,逼着你去对你至亲的舅舅们下毒手,可真是太欺负人了!阿寿,你刚当上皇帝,还没树立起来威信,必然是斗不过他们的,这件事咱们先不追究他们了。

  你记住,外廷这些人跟你没有血亲的关系,他们都觉得你年幼,觊觎你的皇权,他们都靠不住,只有你母后和舅舅们才是跟你一条心的,等以后你有了自己的亲信,一定要保护好你舅舅们,再去好好收拾那些老东西。”

  对外臣的分析倒是挺正确的,可惜对自己兄弟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偏差,属于是严以待人,宽以律己了。

  望着张太后抱着朱厚照说教,张鹤龄兄弟二人见此情形皆是无话可说,姐姐把话都说的差不多了,他们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考虑到大外甥确实是刚满十五岁,被外臣集体逼宫了也的确没什么办法,这次他们也准备认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