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高宷做寿

加入书签


  自从临清民变被万历冷处理以后,万丽派出去收税的太监行为变本加厉。

  万历二十七年八月,太监中官陈奉再次在湖北激起民变。

  陈奉在湖广激起民变的过程和临清民变相差仿佛,只不过烈度全面升级。

  陈奉到湖广收税,本来只授命征收长江的江税,但是他却自行扩大征收范围,将征收地移到集市,夺人子女、占人祖坟、侵占民宅。

  官员们在临清民变之后也知道万历皇帝对于税收的态度,但是荆州推官华钰还是鼓起勇气和陈奉对抗,他抓走陈奉手下的爪牙,按照律法对他们处以杖责,又上书巡按御史要求严惩陈奉,陈奉由此怀恨在心。

  八月份陈奉要到沙市征税,沙市居民因为害怕陈奉到来,所以群起驱逐。

  陈奉趁机将民变的原因归结为华钰指使。

  紧接着他到黄州征税,又被黄州百姓驱逐,于是陈奉将与他有仇怨的黄州经历车重任也报做鼓动者。

  陈奉在给万历皇帝的奏书中顺便还攻击了巡按御史、襄阳知府等十几名湖北官员。

  万历皇帝也是想杀鸡儆猴,于是将华钰和车重任关入锦衣卫镇抚司严加审问。

  只因为太监的举报,居然对地方官动用厂卫力量,此举引起湖北官场震动,于是皇权和文官之间便展开了一场争锋相对的冲突。

  而斗争的结果,华钰等十余人宁死不愿诬陷巡按御史曹楷,于是被长期关押在狱中,救援他们的奏章接连不断,全都没有任何答复。

  ……

  袁宏道就是湖北荆州公安县人,袁家是官宦世家,袁弘道敢弃官不做也是因为他们家并不缺他这一个进士。

  袁宏道的哥哥袁宗道现在就担任东宫讲官,弟弟也是举人,自然与文官集团阵营一致。

  家乡官场出此大事,他和焦竑都不可能置之不理,袁宏道原本还想要找寻《儒林外史》作者王建阳促膝长谈的计划自然放到一边。

  袁宏道和弟弟袁中道急忙启程北上京师,帮助哥哥袁宗道进行活动。

  这场大冲突波及整个朝堂,让远在福建旁观的王文龙看的都是心惊肉跳。

  这还是有皇帝背书情况下关于征税权的争夺,王文龙都不敢想象几十年后阄党和东林党之争中那种对于更强权力的斗争将闹到何等腥风血雨的程度。

  而相比在湖北和山东的收税太监闹出的各种事情,王文龙又发现他高宷其实在这群太监中还算是挺有政治智慧的。

  这家伙对于百姓的缺德事一件也没少干,收的钱也不比其他太监要少,但是这货只得罪百姓和商贾,顶多坑一坑秀才举人,却不愿意和官员起太大冲突。

  就算是月港所在的澄海县知县多次明着和高宷对干,高宷也只是用自己的手段给他穿小鞋,没有把事情捅到万历那里去,两边都留下情面。

….

    所以福建官员虽然对他颇为不屑,但也只能捏着鼻子容忍,除了一些文官不断上书弹劾之外,真正的实权地方官却都不敢和高宷撕破脸皮。

  甚至高宷还拉拢到福建布政使陈性学作为同党。

  对此王文龙也只能感叹读过书毕竟不一样,害人都要更厉害一点。

  湖北发生的事情对高宷毫无影响。

  就在天下清流疯狂上书弹劾陈奉的同时,高宷热热闹闹的在漳州办起了自己的寿宴。

  寿宴的地点在漳州不在福州,高宷也知道可持续性竭泽而渔的道理,在福州捞了几个月,果断带着一众人马转战月港,打算等到明年再回福州去捞钱。

  漳州澄海县的高宷府邸中,提前半个月就已经忙碌起来。

  由漳州府出钱为高宷搭起红色的牌坊,三进的院子全部盖了明瓦的天棚,瓦片全是用贝壳制成,既不太过于炎热又能透光防雨。

  席面上光是摆来好看的看桌就要五张,各种面点直接放在用冰块雕刻成的冰山雕塑上,仙气腾腾,仿若海外仙山的模样,微风吹拂,站在身旁就让人在夏末的天气里感到遍体生寒。

  这天一大早,漳州府衙里面管刑名和粮靺的师爷都穿着一身新衣坐着滑竿前来,亲自捉笔帮高宷经理账房。

  高宷的房屋中放着一架小小的西洋自鸣钟,伽利略十年前才发现摆的原理,距离摆钟的发明还有几十年,这年代的西洋钟纯是弹簧机械结构,复杂程度绝对超过此时明人的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