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先下手为强,给予太平公主雷霆一击

加入书签


  太平公主回到洛阳后,消停了一段时间,又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

  太子心里面明白,没有父亲李旦的默许,姑姑太平公主是不敢这样明目张胆的,父亲一定是担心自己的势力太大,才扶持姑姑来抗衡自己。

  太子继续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不和太平公主发生正面冲突。

  “你演苦情戏来对付我,我也演苦情戏来对付你!”

  太子心里面是这样想的。

  太平公主不知是计,步步紧逼,不断地蚕食太子的势力范围。

  甚至朝中的七个宰相,五个都被太平公主,想方设法换成了自己人。

  太子选择以退为进,即使被太平公主逼到了墙角,他也不反扑,是因为他深信,父皇是和他站在一边的。

  父皇德高望重,岁数还不是很大,而且掌握着军政大权,任凭他的姑姑太平公主兴风作浪,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

  太平公主折腾来折腾去,只是抢占了一些太子的地盘,动摇不了他的太子位置,她开始着急了。

  趁着某天天降流星雨的异象,太平公主私底下对哥哥李旦说:“皇兄,天降异象,预示着帝位不稳,你要提防太子对你不利。”

  太平公主的本意,是想挑拨皇上和太子的关系,进一步打压太子。

  谁知道,太平公主的势力发展得太快,发展得太大,使李旦感到了危险,他觉得该扶持一下太子了,免得李唐江山重蹈覆辙,落到太平公主的手里。

  “皇妹,你说得对,天降异象,是提示朕该把皇位传给太子了。”

  对于哥哥李旦“曲解”自己话语的意思,太平公主被气得差点当场吐血。

  无论太平公主随后怎么劝说,李旦都不松口,执意要把皇位尽快传给太子。

  公元712年9月8日,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李旦把皇位传给太子李隆基后,自己做了太上皇,逐渐把军政大权移交给李隆基。

  太平公主,如果这个时候懂得收手,缓和姑侄之间的关系,不继续作死,后来就不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她依旧惦记着皇位,妄想效仿她的母亲武则天,有朝一日当上女皇帝。

  太平公主仗着哥哥太上皇李旦顾念亲情,不会和自己撕破脸皮,仗着自己是皇姑的尊贵身份,仗着文武百官里面,过半都是自己人,她继续兴风作浪。

  李隆基虽然做了皇帝,但是太平公主的势力很大,他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掣肘。

  两派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

  “陛下,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请陛下早作决断!”

  李隆基的心腹们,纷纷进言。

  被李旦贬到外地的前宰相张说、崔日用等人,也劝说李隆基早日起事,免得夜长梦多,失去了先机。

  “姑姑,是你逼我的!有阳关道不行,你偏要走独木桥,是你自己作死,你休要怪我心狠手辣!”

….

    李隆基接到密报,得知太平公主毒杀自己的计划,还有毒杀计划失败后,在十天多的7月4日,发动政变的计划,他气得咬牙切齿。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心腹们一直劝说他做了太平公主,他都没有同意,顾念着姑侄情谊。

  得知太平公主要毒杀自己,要发动政变,李隆基才下了决心,给予她雷霆一击。

  李隆基早就做好了准备。

  为了迷惑太平公主,在守卫皇宫的禁军里面,他一只眼开一只眼闭,任由太平公主安插势力。

  只是让亲近自己的两个同父异母弟弟李隆范、李隆业,分别任职左右羽林军大将军。

  公元713年7月3日上午,太平公主准备发动政变的前一天,李隆基抢先一步动手了。

  “陛下口谕,宣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和右羽林大将军李慈,去武德殿议事。”

  武德殿,是上朝的地方,当时又是上朝时间,文武百官都在那里,皇上宣诏自己去议事,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军营里面接到宣诏的常元楷和李慈,这两个太平公主的党羽,不疑有诈,没有一丝防备,跟随宣诏的太监,进宫去武德殿见皇上。

  李隆基拿捏了他们的死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