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诡异妇人(求收藏,求推荐票)

加入书签


  水鸭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野鸭蛋,它是一种绿头野鸭所产。这种鸭子是华夏典型的水鸟类动物的代表,其鸭蛋较之正常的鸭蛋要小很多。

  关于这种野鸭子,我国自古便有。甚至北宋的一个词牌名,便是绿头鸭。足以可见这种野鸭,在这个时代遍布之广泛。

  王还真喜滋滋的上前,本想连草窝一起拿走。但是这草窝是由倒地的芦苇直接编织,想要拿走,必须得将其根部全部砍断才行。

  他想了想,还是将潮湿的衣服脱下,把六枚鸭蛋,小心翼翼的放在内里的羊绒上。这些羊绒虽然被打湿了,但是依旧柔软。

  将六枚鸭蛋全都放好之后,他拿着衣服起身,余光扫过那空空如也的草窝。想了想之后,还是蹲下身子,拿了一枚出来放了回去。

  不知是触景生情,还是想到了自己这一路走来的遭遇。虽然他已经很苦了,但是他并不想做一个不留余地的人,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物。

  正所谓物极必反,凡事留一线,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这是王还真一直信奉的道理,所以即使过得再苦,他也不会怨天尤人。

  他用棉衣抱着五个鸭蛋,面带喜色的向着农庄的方向回返。不同于之前出门时的茫然,他此时迫切的想回到柴房,为林清研做上一锅热汤。

  五个鸭蛋虽然不多,但却是林清研活下去的希望。他一路小跑,顾不上初秋的凉风。仅仅用了不到半刻钟,就回到了农庄。

  庄园并没有什么变化,战场也依旧是尸山血海。看来金人短时间内,并没有出城打扫战场的打算。这一点让他放心了不少。

  他回到柴房推开门,看到林清研依旧安静的躺在地上,心中彻底送了一口气。他将浸湿的棉衣放在一旁,走上前摸了摸林清研的额头。

  还好,没有发烧。如果发烧了的话,就说明箭矢在她体内,产生了排异反应。到时候就必须想办法,将箭矢拔出来。

  但是他们现在这个情况,缺医少药。就这样拔出箭矢,几乎是必死的局面。好在,这种最坏的情况还没发生。

  接下来只要等林清研醒来,吃点东西。他就可以带着林清研继续南下,寻一处村落找个大夫,把林清研身体里的箭矢取出便可。

  王还真伸手,将林清研的头发拨到一旁。转身便走出了柴房,此时晌午已过。太阳开始逐渐向西,距离天黑,也不过几个时辰了。

  他一个个房间翻找,终于在后院的一间屋子里,找到了一个碎了一角的小砂锅。他拿着砂锅,回到院子中取了几块木炭。

  回到柴房,在离着林清研不远处,用火折子生好火。小砂锅不大,而且缺了一角。所以王还真只能将其,侧放在火堆上。

  他每做一件事,都要转身看一下林清研的情况。好在林清研止血之后,脸色也在慢慢恢复。一切似乎都在变好。

….

    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苦难,踌躇不前的人。王还真将鸭蛋放进锅里煮上,然后将那棉衣放在火堆旁挂好。

  他坐在林清研身边,看着自棉衣上冒出来的氤氲之气,白色的蒸汽让他有种不真实的感觉。自村子被屠,他和林清研南下已经半月了。

  这半个月颠沛流离,一路上像是做梦一般。虽然他之前有预想过,逃亡的生活不会很简单。但却没想到,现实远比想象更加苦涩。

  要不是他的身体里,装载的是一个成年人的灵魂,或许早就撑不下去了吧。他转过头,用温柔的眼神,看着身边的少女。

  就在王还真享受着片刻宁静之时,门外隐隐约约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他皱眉起身,拿着弯刀推开房门走了出去。

  院子里空无一人,那窸窸窣窣的声音,却是变大了不少。他心中警觉,压低了脚步向着大门的方向走去,待他走到那大门口一看。

  只见一个矮小的妇人,正蹲在地上,似乎是在挖着什么。那窸窸窣窣的声音,正是从她身前传来。王还真握紧了弯刀,走了出去。

  那妇人似乎是听到了背后有声音,吓了一大跳。她浑身颤抖的站在原地,看上去有些不知所措。

  王还真见她这个样子,心中也有些不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