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保送北大

加入书签


  2001年2月7日,元宵佳节。

  宜:祭祀、祈福、求嗣;忌:开光、出行、嫁娶。

  义乌向家村外戏台,戏台下的观众区,村民们纷纷穿起了厚重的大衣,双手插兜,微微佝偻着身体,挡风取暖。

  冬天很冷,但没有一个村民愿意离开,回家烤火喝热茶;即便是最好动的孩子,也扒拉在戏台边缘,眼巴巴的看着台上的表演者。

  “许仙,哪里走!”小青一句二凡唱腔,婺剧《白蛇传·断桥》开始。

  在村民们的掌声欢呼中,许仙急慌慌的跑上场,一不小心,摔在地上,引起一阵惊呼。

  “摔得好假!”坐在第一排、视力很好的向天歌忍不住心里吐槽。

  他看的很清楚,那位许仙自己收腿,故意摔倒。

  当然了,这肯定是剧情需要。

  向天歌并不喜欢看剧,但他又不能离开,所以只能无所事事的心里“找茬”。

  “我以前也是90后,怎么我就不爱看戏剧呢?”向天歌看着扒拉戏台边缘的孩子,心里疑惑。

  他脑中回想上辈子的事情,上辈子的向天歌出生在阿卡林省,对,就是那个万事被环的江西,小时候的爱好是看电视玩游戏卡带,不好看戏。

  “难道是因为小时候没看过戏?”向天歌回想,他的家乡也有自己独特的采茶戏,但是,向天歌并没看过这家乡特产。

  原因很简单,从幼儿园到高中,没有学校组织观看过。

  请原谅,努力学习从不去网吧的农村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基本在学校。

  向天歌的记忆中,只有小学三年级时,学校组织放过一次电影,那时他的表现就跟现在爬在戏台边缘的孩子一样。

  “唉,现在的娱乐方式还是太少了啊!”向天歌再次心里感叹,“2024的孩子都捧个手机打王者看抖音,哪会对戏剧感兴趣。”

  就在向天歌心中感叹的时候,台上的戏演完了,一位男性主持人拿着话筒上场了。

  “乡亲们,刚才的戏好看吗?”主持人声音浑厚,没有音响声音也传遍广场。

  “好看!”村民们都很给面子。

  “我们保送北大的状元郎,你说好不好看?”主持人活跃中场气氛。

  可惜,他翻车了。

  台下并没有人回应。

  “天歌,天歌!”有人捅了向天歌一下,“主持人问你话呢。”

  向天歌惊醒,他反应很快,解释道:“戏太好看了,我沉浸在里面,都要出不来了。”

  村民们哄笑,主持人也笑笑跳过这个话题,他不敢再跟问向天歌戏的问题了——他看出向天歌的言不由衷了。

  作为受邀而来的主持人,不给主人公拆台,这也是职业素养。

  向天歌看着主持人扯开话题,跟村民们互动,心底瞧瞧放下心。

  他侧身,对提醒他的人道谢:“谢谢老村长。”

  提醒向天歌的,是向家村的前任村长,因为他儿子是现任村长,所以村民们都叫他老村长。

….

    “天歌不喜欢看婺剧吗?”老村长笑眯眯的问道。

  “没有没有,我挺喜欢听戏的。”向天歌赶忙否认,戏就是对面的老村长安排的,在他面前说不喜欢看戏,无异于当面打他的脸。

  老村长笑笑没有说话,转头看新开始的戏。

  向天歌感觉,老村长并没信他的话,就跟那位主持人也没信他一样。

  “我说谎能力这么差吗?明明以前开黑我说能反杀能反打室友都信的啊!”

  向天歌想了想,开黑室友信他,是因为他后面真的反杀了;以此类推,要让老村长相信,他得真的喜欢看戏。

  想到就做,向天歌放空思绪认真看戏。

  “骂声贼子黑心烂肝,叫声屈动地惊天。”

  “冤!冤!冤!”

  这是著名戏文:《荆钗记》。

  不仅婺剧有排,曲剧、越剧都有改编这部戏文,向天歌的前老家,也有赣剧改编版的《荆钗记》。

  以上这些,都不是向天歌的储备知识,是他从剧团的介绍小册子中看来的。

  这出戏两个多小时,向天歌听了半个小时,就坚持不下去了。

  他的头脑放空,想起以前的事。

  以前他出生在阿卡林省的小乡村,有个没喝过高乐高没去过少年宫的童年;努力读书考上了隔壁省的985,和发表过著名英文歌《ARE YOU OK》的雷姓歌手同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