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战神闻仲

加入书签


    “大将千古功,炊烟万里绝!君王太庙寝,野魂无处归。”闻仲随口发出这一句感叹后,连自己都暗自心惊。

    以前,自己征战四方,杀伐决断,可从不会如此消极感伤。难道,自己已经老了?的确,最近几年,时常有疲乏之感,腰上旧伤不时发作…可能,这便是衰老的感觉吧。可笑自己过去总是嘲讽首相商容老朽无用,却不想自己竟也会有老去的这一天。

    此刻,闻仲立马横刀,伫立高坡之上,极目远眺处,漫山遍野的尸体……绝大部分是北海叛军的。

    又是一场习惯性的胜利!袁福通三分之二土地已经攻下来,北海平叛终捷指日可待。

    “太师执军,向无败绩”。在当今天下,连总角稚子都熟知这两句话。闻仲征战一生,从不打败仗,他已习惯了胜利。甚至他的对手都已习惯了他的胜利。很多对手一听来伐的是闻太师,直接便缴械乞降了。

    天下八百诸侯间,流传着一个传说:闻仲,是天上战神下凡!

    闻仲自己,自然知道这传说的无稽。首先,他明白,自己的不败,所倚仗者,乃是谨慎的排兵布阵、严苛的训练、专精的粮草调配、充分的资源准备、永远快人一步并更详实的探马谍报,以及偶尔为之的奇谋险着的结果。断不是升斗小民更愿迷信的什么战神下凡。其次,他自己知道,自己是曾打过败仗的,至少是差点失败。甚至最后扭转败局,也非战之功,而是另有缘由。

    那场仗已无可逆转,自己接二连三出错,错得十分彻底。自己每一次调遣,都被对方计算在前。最后,虽在兵卒看来,己方尚有胜机,但深谙刀兵的自己,深知败相已定,绝无回旋之数。

    可让人不解之处,是那个令他蒙羞之人,竟放弃了将他歼灭的大好战机,按下全军,自己孤身入敌营,恳请他以平局之名,主动投诚。并许他高官厚禄,甚至还提出要与他义结金兰!

    当年的闻仲,比如今更骄傲,骄傲到不愿扣住这孤身入营的胆大狂徒以扭转败局,也不愿接受失败,更不愿接受投诚之邀。

    那人也真是耐心,明明可胜而不胜,却偏偏苦磨了他十日十夜。最后闻仲挨不过,已思谋投诚,可心底之骄傲仍让他提出了一个近乎无稽的要求,那便是:我闻仲,当以胜者的身份投诚。连他自己说出这话后,都觉理亏,不料那人竟哈哈大笑,痛快的答应了。

    那人说:“我一生常逢败绩,多败一次又有何妨?战神闻仲却是绝不可失败的!”

    自那一刻起,闻仲在心底暗暗起誓,这一生,只允许自己败这一次,只允许自己败给眼前这人。若日后再败,唯死而已!因为,在闻仲看来,世上再无一人,可与这人同日而语,世上不可再有一人,在我闻仲身上尝到胜利的滋味。这次胜利,只属于这个人。

    这个人,子氏,名羡,是彼时殷商最善战的王子,后来,这位王子登上帝位,年号帝乙。

    帝乙后来真的与闻仲义结金兰,真的给了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对他的信任,超越任何一位宗亲老臣,甚至还让三位王子拜他为师,自那后,闻仲,渐渐变成后来人们所熟称的“闻太师”。

    这些,都是帝乙的血亲弟弟比干、微子、箕子,以及首相商容等人无法理解的。在彼等宗亲看来,他只是帝乙的异姓兄弟,自然不比他们这些血亲。而在商容、姜恒楚等重臣看来,他始终是降将的底子,自然不及他们这些祖辈事商,拓土开疆的贵族。

    闻仲不在乎。在这些人面前,闻仲仍是那个骄傲的战神,骄傲的不屑解释半字。

    可惜,打败过战神的帝乙,却打不败病魔。一代帝星在最闪耀之时,骤然陨落。把偌大的帝国留给太子子受,以及四位托孤辅臣。武成王黄飞虎总辖天下兵马,亚相比干总辖天下吏治,首相商容总辖天下财政,而他自己,作为帝师,又是名正言顺的首辅,则是总辖所有一切。远至边关平叛,近至内廷任免,事无巨细,无所不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