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日寅时初。
张小乙等人正在呼呼大睡的时候,忽然被什长叫醒,说是准备出发了,命众人立刻起床。只听见门外人声嘈杂,马蹄声细细碎碎。有人不解,“不是明日才出发吗?”
什长答道:“但听主家吩咐,诸位不必多言。”其实,为防止有人走漏消息,串通贼人在路上拦截,桑玄命人当众宣布出发日期后,又故意提前一天出发,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前方路途有人设伏。
什长命令道:“诸位床头都放了一具护身软甲,大家可贴身穿戴。”说罢,什长挨个巡看,指点众人穿上软甲。
大家不再说话,匆忙穿好衣服,来到院内,院内此时已经聚满了人。诺大的院子,只有三五处火把,聊胜于无。当然,这样做也是怕惊动了周边商户,引起不必要麻烦。毕竟现在宵禁还未解除,按常理,不可能有商户起来得这么早。
什长命众人围过来,发还给大家兵器。又有两个伙计过来,一个伙计托着一个大木盘,上面乘着衣物,另一个伙计拿着十多个水囊,由什长一一分发。发到张小乙手里,他才看出来原来是一件厚厚的披风,他赶忙披到身上,塞外黑夜的凉气立刻被驱赶走了一大半。水囊则背在肩上,所装饮水足够一两日之用。
见众人穿戴整齐,管事吩咐道:“本次行商所运货物已在城外准备妥当,诸位只需跟随商队出城,无需多言。”说罢,管事并十几个家丁护卫,向院子后门走去,后门有几个伙计正在给众人分配马匹。因还没有货物,所以各队并没有按照预先指定的位置站列,而是各队依次出发,走到门口,领取了马匹,再牵马而行,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张小乙看了看院内马厩,除了自己的那匹老马,马厩已经空了。老马征战一生,能在这里颐养天年,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门外有两名军士,正手持火把等候,这两名军士作为商队出城的引导,负责与巡夜士兵沟通。整个商队以管事和十几个家丁护卫为先头,紧跟着是主家桑玄带着安日和几个贴身护卫,再往后依次是征召的十队人马,每队间隔一丈有余,均由什长领着。商队最后面是二十辆马拉大车,装满了整个商队的补给干粮、帐篷、药物等路上所需之物,每辆大车有两名脚夫负责押运。
因怕动静太大,整个商队人人都牵马缓行。不一会便走到了东门。东门守城士兵将大门缓缓打开,吊桥放下。商队缓缓通过城门,到达城外。又见吊桥缓缓收起,城门关闭。
“桑兄拜托了,一路保重,各位壮士一路保重。”郡守此时竟然出现在城楼之上,为众人送行。郡守语罢,整个东侧城墙上出现了几百只火把,似乎是守城士兵在为商队送行,照亮前行之路。
“大人但请宽心。”桑玄说罢,翻身上马。众人也纷纷上马。管事率领十几个护卫在最前面开道,控制着队伍行进速度和行进方向。郡守和守城将士的简单而庄重的送行仪式让众人顿觉豪气冲天,甚至有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之感。
直到众人走了很远,张小乙又回头看了看敦煌城,守城士兵仍未收回火把,只不过距离太远,已经变成一条亮线,在大漠的夜幕下格外显著。
又约莫走了两个时辰,天已经大亮。仍然不见要托运的货物,众人正疑惑间,忽然听到南边传来一阵隆隆的马蹄声,便纷纷向南侧张望。只见十几个身着短衫的汉子正拿着套马杆驱赶着万余匹马朝商队赶来,万匹骏马如一片乌云由远及近。马蹄声隆隆,却没有一匹马发出嘶鸣声。此时,商队众人早就止步,静待这群马匹奔驰而来。众人终于明白,此次押运货物就是这群骏马。虽然马是活物,但是运送马匹比运送布帛要方便的多,如要运送布帛绸缎,除了这百来名临时征召的护卫,每辆车还要配备三四名脚夫,一匹骡马。运送万匹布帛就需要至少三四百辆车,一千多名脚夫,一路上吃喝所需的量是惊人的。而运送马匹则不然,河西走廊沿途遍布水草,不必为马匹准备草料,只需要准备两三百人的路上开销即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