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字卷 第二十二节 《月旦谈》-第2/5页

加入书签
        “哦?”青年男子正色起来,“依你之见呢?”

        “唔,这诗会这一类的事儿,当然该去,拓展一下名声嘛,多多益善,但是感觉父皇这一年来身体欠佳,所以对更多心思放在朝务上,若是能给父皇分忧,兴许要好得多。”

        紫衣青年看了一眼自己兄长,自己这位兄长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风流倜傥,但是却并不像外人那般想象的**倾心?    无外乎就是为了降低大哥和其母亲许皇贵妃的戒心罢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种效果未必能有多好,不过能尽可能的化解对方的敌意,也聊胜于无?    反正大周的皇帝从来就不太在意这方面?    而更在于你有没坐稳这个皇位的本事。

        元熙帝当年一样是被视为花间浪子?    曾经流连于花街柳巷三日不出,但是却凭借着平定荆襄流民之乱中一战成名,后来又奉天平帝之命查处了河南提刑按察使贪墨大案?    最终赢得了天平帝的认可?

        就这样元熙帝才从父亲天平帝的七个儿子中脱颖而出,从一个庶长子成长为皇帝,而其本来理所当然该是继位者——天平帝已故皇后嫡子?    也是元熙帝同父异母弟弟却只能黯然落幕。

        现在自己父皇已故皇后并无子嗣?    而许皇贵妃虽然是皇贵妃?    但是皇贵妃和皇后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大哥寿王依靠其母获来的地位并不算什么。

        起码在福王和礼王两兄弟心目中?    这种优势差距微乎其微?    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自己母亲一样在父皇心目中地位不差,无外乎就是大哥先出生长了几岁罢了。

        紫衣青年自然就是冯紫英都有过交道的礼王张骥,为那个看似有些孟浪浮滑的青年则是其一母同胞福王张骐。

        “说易行难,四弟?    看你这么说是有些想法了?”福王张骐此事已经收拾起了一些小心思?    目光也变得凝重起来了?    “梅妃已经向父皇申请要让老九从国子监出来?    去青檀书院读书,你说这是何意?”

        国子监现在虽然有些流于形式,名声也远不及早年那么宏盛了?    但是以它毕竟是朝廷官学,包括寿王、福王、礼王和禄王都曾经在国子监读书,因为天家子弟不允许参加科考挤占寻常士子的机会,所以在国子监读书更多的是一种养望交游。

        但现在老九刚刚成年居然就要去青檀书院读书,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而青檀书院可不是交游养望的地方,若是没有一些真才实学,你只会在这等各方士子中的佼佼者中沦为笑柄。

        这些眼高于顶的士子们,可不会因为你是天家子弟就对你高看几分,没准儿有些自命清高的还会专门以踩着你的名声往上走的想法呢。

        “哼,能有什么意图?”张骥摩挲着下颌,“国子监这一二十年来每况愈下,名声不振,原来都说国子监是国家储材之地,现在呢?言必称四大书院,两北两南,其中尤以青檀书院风头最盛,而且青檀书院和其他书院还有些不一样,不知道二哥你注意到没有,从今年二月开始,青檀书院模仿着翰林院办的《内参》也办了一份刊物,叫做《月旦谈》,聘请冯紫英作为名誉总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