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教你堆國力-第2/3页

加入书签
在場的都是明白人,玉柱也懶得繞彎子了,開門見山的說:“本帥要在西寧督糧,大家都商議一下,派誰為前鋒主將呢?”

好家伙,老十四和年羹堯,原本以為,他們都沒啥機會搶功了。

誰曾想,玉柱竟然想留守西寧,這么一來,誰當前鋒,誰就有希望獲得平定雪域的奇功啊!

“大帥,末將愿為前鋒。”老十四當仁不讓的站了出來。

年羹堯很不想爭,但是,他是敗軍之將,若是不爭這個前鋒主將,就要一直背著處分打仗了。

“稟玉帥,末將愿立軍令狀,拿不下那曲,提頭來見。”年羹堯還是頗有些膽氣的,敢于豁命來拼。

玉柱故意看著老十四,那意思是說,年羹堯都梭哈了,你不會慫包了吧?

老十四被玉柱盯的不好意思了,怒道:“大帥,不如讓末將和年亮工,一起當前鋒吧?誰先拿下那曲,誰才有資格進兵喇薩。”

嗯哼,玉柱等的就是這句話,他當即下令,老十四和年羹堯,各率兩萬兵馬,一起進攻那曲。

軍中無戲言,話已經出了口,再無反悔之理。

老十四和年羹堯,只得領了軍令,然后各自行動了。

玉柱心里明白得很,老皇帝的本意,并不想讓他繼續立下奇功。

說白了,玉柱真的帶兵拿下了雪域,那就是功高莫賞了!

凱旋之日,就是玉柱被冷凍之時。

所以呢,玉柱故意安排了雙保險,讓年羹堯和老十四一起擔任前鋒。

這么做的缺點是,事權并未統一,很容易出亂子。

優點也很明顯,不管是年羹堯,還是老十四中了埋伏,都有人就近接應。

哪怕是糧食被偷襲了,兩軍合在一處,一天只吃一頓飯,也可以熬到援軍來救。

曾國藩對付長毛的戰術,就六個字:打呆仗,結硬寨。

玉柱對付準噶爾人,就七個字:堆國力,可攻可守。

商議妥當之后,老十四和年羹堯,就開始各自行動了。

等老十四和年羹堯都走了后,玉柱不慌不忙的帶兵從西寧出發。

沿途之上,玉柱還是老辦法,用茶磚、絲綢、銀子和棉布等草原上的緊缺物資,換取蒙古人的牛、羊和馬,并誘惑青海蒙古各個小部落的人,加入搶劫的隊伍。

玉柱的心態異常端正,一點也不著急,沿途之上,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親自檢查各地兵站的建設。

只要發現不足的地方,玉柱都要下令,馬上整改。

每一個兵站,既是援兵地,又是糧食囤積點,一路延伸至那曲的喀喇烏蘇河畔。

只是,玉柱也沒有想到,噶爾丹策零早就盯上了他。

怎么說呢,不管是大策凌敦多布,還是噶爾丹策零,都看穿了玉柱的陽謀。

說白了,若是任由玉柱繼續玩下去,那曲肯定是守不住的。

準噶爾人,本質上是游牧民族,主食雖然是青稞餅,但是,農業技術依舊停留在刀耕火種的水平上,糧食產量極低。

另外,雪域地區的人口太少了,高原地區的糧食產量,原本就很低。

長期和清軍對峙下去,最先吃不消的,肯定是準噶爾人。

所以,大策凌墩多布和噶爾丹仔細的商議之后,決定由噶爾丹策零,負責騷擾清軍的后勤補給線。

但是,玉柱創造性的整出了兵站的名堂之后,噶爾丹策零當即傻了眼。

沒錯,玉柱采取的就是秦趙長平之戰的策略,利用雄厚的國力,拖死準軍和雪域軍。

廉頗守了幾年,為啥趙王要換掉他,讓趙括速戰速決呢?

根子問題,還是秦趙對峙了幾年,趙國境內的田地,都快荒蕪了。

說白了,就是彼此堆國力,趙國先玩不起了!

玉柱搞的兵站制度,看似處處分兵,很是笨拙。

實際上,兵力原本不足的準噶爾人,處于處處皆可進攻,卻處處沒把握拿下的尷尬境地。

想想看,一萬人駐守的兵站,只要不主動出擊的中了埋伏的硬拼消耗。

再怎么說,殲敵一千,準噶爾人總會自損八百的。

堆國力,不丟人。王翦滅楚,靠的就是堆國力。

六十萬大軍的重壓之下,楚軍根本沒有回旋的余地。

相反,輕兵冒進,中了埋伏,吃了大敗仗,那才是丟人!

清軍的哨探,一般遠出百里偵察敵情。

可是,噶爾丹策零非常之狡猾,他帶著兵馬,一直綴在兩百里開外,默默的等待著偷襲的好時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