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米糷

加入书签


十日后,玉柱率領主力進剿大軍,浩浩蕩蕩的離開了長沙。

由于船只不夠的緣故,玉柱領著新軍走陸路,撫標中軍和炮甲們則坐船而行。

沒辦法,撫標中軍和炮甲們,盡管裝備和糧餉,都比一般的綠營兵要好得多。

但是,他們的腳下機動能力依舊很差,每日頂多只能走三十里地而已。

按照計劃,撫標中軍和炮甲,將沿著湘江北上,過洞庭湖,經常德府,再沿著沅江南下,直抵本次進剿的后方物資囤積點——辰州府城。

三湘大地的地形,主要以平原和丘陵為主。但是,南北走向的大山脈,共有三條。

即,湘西的武陵山,新化以西的雪峰山,以及與江西交界的羅霄山。

此時的行軍,地形地貌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

玉柱并不莽撞,找人徹底的摸清楚了地形之后,這才親自帶兵出征。

新軍離開長沙后,以每天七十里的速度,經寧鄉縣,從益陽所屬的桃江集(今桃江縣),渡過資水,翻過已經變得平緩的雪峰山余脈,直抵辰州府城(沅陵縣)。

如今,玉柱是偏沅省內的土皇帝,行軍的速度,再不受兵部的約束,他可以自由決定路線和腳程。

將士們步行,玉柱騎馬,糧草等輜重物資全都馱在馬車或騾車上。

整個大軍處于半騾馬化的狀態,行軍的速度自然不慢。

至于馬車或騾車,其實有一大半都是強行征集來的。

這個時候的官府,有權隨意征用民間的民夫、船只、馬車和騾車,而不需要花一文錢。

八百多里的路程,玉柱帶著大軍,僅用了十三天,便趕到了辰州府城。

只是,糧食物資的馬車,在翻過雪峰山余脈的時候,多花了兩天時間。

沒辦法,不管是上山,還是下山,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用繩索拽著糧車,行軍的速度自然也就慢了下來。

按照玉柱的計劃,辰州因是府城,城高溝深,且糧倉眾多,人口也有五萬之眾,最適合作為前線的后勤總基地。

老話說的好,欲平西部五廳,必先平瀘溪。

整個湘西地區的物資運輸,幾乎全靠水運,而水運的河流樞紐,便在瀘溪。

當年,劉鄧大軍進軍大西南的時候,就是在瀘溪的鐵山河古渡,渡河進入的湘西地區。

因為,從瀘溪出來,走水路,經乾州廳(吉首),可以直抵鎮筸城(鳳凰古城)。

另外,乘船從瀘溪出發,沿著沅江的支流錦水,可以直抵麻陽縣城。

麻陽以南,不到三十里,便是貴州省的銅仁府了。

按照玉柱制定的作戰計劃,東部兩個總兵的兵馬,要分別駐扎于瀘溪、辰溪和麻陽等要地。

說句心里話,玉柱對綠營兵的戰斗力,一直存在極大的疑問。

實際上,玉柱也不需要他們沖鋒陷陣,只需要牢牢的守住,從錦水到沅江的河防即可。

剿匪,重在限制匪軍們的活動范圍。

地形上的限制,其實是相互的。

湘西地區的茫茫大山,在大大增加了朝廷官軍的進剿難度的同時,也讓匪軍們大批出山的通道,變得屈指可數。

辰州知府張辛,領著全城的官吏,出城迎接頂頭上司玉柱的到來。

“辰州知府,卑職張辛,拜見撫臺大人。”張辛十分恭敬的拜于玉柱的馬前。

還在長沙的時候,玉柱已有耳聞,這位張知府乃是有名的貪官,號稱:天高三尺。

不過,玉柱心里很明白。這個時代,既是吃人的時代,又是無官不貪的時代。

做三年清廉的知府,十萬雪花銀,便可輕松落入囊中,這是時人的風傳。

當然了,并不是每個知府,都可以撈到這么多的銀子。

就整個偏沅省而言,最富裕的三個府,分別是,長沙、岳州和衡州府。

玉柱有理由相信,這三個地方的知府,尤其是長沙知府,三年肯定不止撈十萬雪花銀。

但是,辰州府人口很少,良田也少,可撈的資源,也就少得多了。

玉柱是來剿匪的,而不是專門來肅貪的。

說白了,即使拿下了張辛,還會有李辛,王辛和劉辛。

只要還是大清的天下,前腐后繼,層出不窮,乃是必然。

這個時代的貪官,絕對是抓不完的!

真要細究,玉柱的身后,也極不干凈。他的親爹隆科多,如果不是巨貪,哪誰才是?

話又說回來了,隆科多啥時候不貪錢了,康麻子反而要起疑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