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钦差-第3/5页

加入书签
    不过,不管是银行改组也好,新设也好,必须要把欠账给收回来。

    重新设立一家银行,户部当然是欢迎的。

    商业银行他们插手不了,就连发展银行,他们虽然担了一个名,但是也不能真正的控制。

    发展银行是朱瞻基他银子组建起来的,虽然让户部侍郎郭资担任了提督,但是现在朱棣将郭资提升为了从二品,将这一部分业务剥离了出来。

    重新设立一家银行,并且由户部来控制,要说夏元吉不心动那是假的。

    但是,他更怕皇帝伸手,将这家银行的信誉彻底破坏。

    散朝以后,他就召集了户部主事以上官员,对朱瞻基的提议进行审核。

    这家银行要建,但是必须不能让皇上能直接插手。他们研究的对策,就是要斩断银行与皇室之间的联系。

    但是朱瞻基也说了,只有大明银行才能控制金银转运,这就给了皇上插手新银行的机会,这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

    通过大明银行,皇上能直接抽取新银行的金银啊!

    相反,对于在大明各州府设置关卡,禁止民间金银流通,户部是支持的。

    作为朝廷的钱袋子,他们当然希望收的税越多越好。

    他们手里的资金越多,影响力也就越大。

    可是对蹇义来说,他已经能看到朱瞻基这个举措带来的影响。通过控制金银流通,将天下财富由三家银行控制,这对朝廷的统治,有着决定性的帮助。

    想到这一点,他就忍不住为太孙殿下的高瞻远瞩感到敬佩。

    身为川人,蹇家虽然在巴县占了不少良田,却没有涉足商业,最多也就是在家乡卖点山林木材,土特产而已。

    所以,限制金银流通,对他个人并没有什么影响。

    受影响的是谁?主要就是江浙闽粤东南一带,专注商业的商户和官员们。

    如今海外贸易发展如火如荼,想要出海,海关那一道税收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不交税,货物根本没有出口的机会。

    但是如果货物不出口,没有商户愿意交一次税,哪怕税额不高。

    当朱瞻基在朝会上的话被传了开来,整个京城都沸腾了起来,因为京城的商户,受的影响也不会小。

    但是,纵观如今朝廷的各大堂官,几乎没有一个是东南一带的。

    将范围再扩大到朱瞻基的近臣,也就一个金纯是江苏人,一个杨荣是福建人。

    如今的朝廷可不是后世,东南官员占据了绝大部分,现在他们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所以朱瞻基的这条命令虽然许多人很难接受,却也没有人能直接反对。

    对京城的百姓来说,现在最关注不是朝廷限制金银流通,而是承天门外大明银行总部那一车车归还的金银。

    朱瞻基不发狠,勋贵们还有侥幸的心理,但是当他认真起来,勋贵们就开始心虚了。

    四月十五的大朝会之后,第二日开始,归还银子的勋贵们运银子的马车,就把大明银行总部门口的大街,给全部堵死了。

    银行的工作人员一个个累的半死,将沉重的金银转运到地窖。

    这一车车的金银,着实吸引了不少百姓去看热闹,甚至有精明的商贩,挑着茶水摊,到那里去做生意,生意还挺好。

    为了一点金银,要是被削去爵位,对所有勋贵来说,都是最大的惩罚。

    他们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身上的爵位,如果没有了爵位,且不说那每年的俸禄,光是失去了特权,他们就要开始没落。

    所以,没有人敢在有侥幸心理,总认为法不责众。

    当然,还有一些勋贵现在是还不起的,因为参与了南洋的贸易,在南洋船队还没有回来之前,他们现在并没有银子归还。

    他们现在是最心急的,朱瞻基虽然给了一个多月的还款时间,可是如果船队不能顺利回返,那就完蛋了。

    所以他们现在宁愿先去借贷,把银子还上,也不敢误了还款的期限。

    京城的百姓在看热闹,他们才不会关心朝廷限制大额金银流通的事情,那些事跟他们这些老百姓没有关系,他们也根本拿不出大笔的金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