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完美主义与反完美主义-第2/3页

加入书签
    也许有人会认为,“人生意义”之类的事情只不过是吃得太饱过的太好产生的无病呻吟,那些为了生存疲于奔命的人根本无暇去思考这个问题。

    事实恰恰相反,这些生存得更艰难的人思考这些问题的时间反而更多。

    原因就在于,但凡是人都会遇到阻碍,只要会想要跨过这阻碍,就会权衡利弊,就会思考起“值不值得”也就是“意义”这件事情。

    当这种阻碍达到一定程度,需要付出的代价包括长久忍受痛苦、将尊严弃置于地乃至于生命都难以维系,人们对“意义”思考的范围就不得不广阔了起来,那就是为了一个终将会结束的生命而忍受如此大的痛苦究竟值不值得?

    人永远也无法真的的共情于人。

    所以我们无处得知那些生在战乱国家的人在炮火连天里关于人生意义想的是什么,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裹体的人的想法又是些什么。

    也许他们还想等一等时间来安排,找机会去看看这世界更多的精彩;也许只是现有的一点温存,家人的话语、故乡的泥土就让他们足够眷恋;更也许他们绝望得宁愿自己未在这世上活过。

    思考是一定有的,关于人生意义的认知也一定会肆意地发育完成,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只能选择尊重。

    对于他人的人生,我们永远选择尊重。

    那么话题回到关于死亡的辩论。

    它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判决,一个无可逃避的困境。你尽可以豁达的说,你的人生目的依然还在闪耀,你的追求并没有白费,你的成果会造福于后人,即便是平淡的人生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但你很快就会痛苦的发现,这种想法和阿Q又有什么分别呢。如果今人存在的意义是为了造福后人,后人的意义是为了造福更后的人,那这“为后人铺路”事业的终极意义又存在于哪里呢?让所有人都幸福美满吗?

    可惜你清楚的知道,所谓幸福并不是一种客观的程序,而是一种心里的感受。

    没有痛苦和磨难人就不能强烈地感受到幸福,不然那只是舒适只是平庸。

    不可能使得所有人都只有幸福而没了痛苦!

    那我们的想法还有何意义呢?我们的一切聪明才智、一切伟大想法和创意、一切奋斗和努力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的人生究竟走向哪儿?目的何在?

    这就是死亡带来的终极绝望,一切目的都将走向虚无。

    但顺着这份虚无,我们也将找到人生真正的意义,我们在绝望里最终的救赎。

    过程,那就是过程。

    我们仍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镇静而又激动的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值得我们永远追求的意义是过程的美味,所谓“目标”从来就是可有可无的附赠品。

    史铁生在《好运设计》里大体是这样说的:只有看到这虚无与绝望,感受到足够大的痛苦,大得不可消灭不可动摇,才能让我们从对目的的焦虑转向对过程的关注。

    也只有这份痛苦与我们同在,永远与我们同在,我们才能够永远欣赏到人类的步伐和舞姿,赞美着生命的呼喊与歌唱,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

    这就是“完美主义”反对者们的中心思想,他们就这样怀抱着自己珍贵而又独特的人生意义,宁愿留下人生里的缺憾,试图着“从苦难中提取幸福”。

    但问题也在于他们从不歌颂苦难,所以也很难去要求赞同完美主义的人改变想法,毕竟大多数想要“完美化”的人都同样有着珍贵而又独特的理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