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游子行(07)

加入书签


    祁元茗对扁壶镇的了解基本来自于悬壶峰上的藏书阁,藏书阁是春不眠与当任知府的手笔。

    春不眠不是那等只懂武力莽夫,不然祁家也不至于在这二十一年来不得翻身,朝廷也不至于如此忌惮春不眠与他的山。

    春不眠稳定了青州动荡的局势后,先是与当任的朝廷知府约法三章,由朝廷知府照常理政,春不眠在幕后对大局动荡指点一二;再是以知府的名头发布了“拓书令”,拿出一笔钱专门悬赏各地书籍,只要出借拓印或是赠送给青州衙门,无论是武功秘籍、民间话本子、科考笔记还是地方人物志、家族簿都能得到五文到半吊钱不等的奖赏。

    青州用了十年完成了大部分藏书整理与收纳工作,春不眠的“晓春楼”可以算是南方规模较大的藏书阁了。

    扁壶镇坐落于青州的西北方位,祁元茗偶然读过青州在前朝地方志的记录。

    前朝大靖时期,青州有两条贸易通路,一条是随着点青江一起连接了大半个南方的玉石路,一条则是打通南北贸易的沙楼路。

    只是改朝换代后,沙楼路不知为何便没落了,朝廷也将更多拨款用于玉石路的建设上,商人们行走南北也更倾向于将萍城作为南方的中枢,几乎没有人记得扁壶镇的沙楼路——最后那道通往沙楼路的大门也被人封起。

    而扁壶镇也逐渐没落,成为了一个仅存在于青州地方志的小地方。

    只是现实中,居民的生活似乎没有地方志上描写得那般惨淡。虽然小镇上多有疑点,但祁元茗与刘客舟、饭天景在白日走了一圈市坊、把铺子逛了个遍,扁壶镇上该有的粮食米面都有,舒适耐穿的布匹也不少,那药铺的药材储量更是超出祁元茗的预料——总而言之,小百姓的生活起码是有保障的。

    但这又与扁壶镇的“诡异之处”构成矛盾了。祁元茗将今晚的那场袭击与白日里的所见所闻结合在一起,反复推敲,没等他想明白其中关键,有人在马车外敲了敲木壁板。

    “我们到啦,少爷,还请您跟几位朋友一起赏脸,光临老奴寒舍。”

    汪清海没有带他们借住在落魄漏风衙门里,而是带他们回到了他自己的园子。

    犯人们跟解救下来的证人姑娘先被送去了衙门,衙门里有专人候着审问那几位疑似人贩子的贼人,还特地喊醒了衙门里的专门大夫帮那位被绑的姑娘验伤。几位贵客则是右转进了汪家的园子。汪家的小园子就建在扁壶镇衙门的边上,隔了一小片竹林。

    汪清海的园子也没多气派,两进的小院子,家里的奴仆统共只有十来个,挤在倒房排屋里,几个负责伺候汪清海的夫人的高等丫鬟,则住在西厢房的耳房里。

    汪清海这个年纪了家里也没有个少爷小姐,因此这二进小园子住得也不是太挤。

    “内子生性内向,而且一到深夜便犯那头疾,还请少爷谅解。待明日,老奴再将内子介绍给少爷。”汪清海说起他这位夫人时脸上笑眯眯的,少了几分讨好。

    “少爷与您的朋友,就住在东厢房罢。我已经命人收拾妥当了。”汪清海一个转弯,将祁元茗一行人迎到了东厢房。

    汪清海在赶路回府之前,特地命人收拾出了东厢上房。他将贵客迎进了上房,请贵客们更衣洗漱一下再去正房一同用餐。

    今夜事宜诸多,几位贵客又在大半夜因他的过错受了惊,汪清海一定要给他们在这三更半夜来一场“接风洗尘”宴,让他弥补他的歉意。

    刘客舟刚想开口抱怨一句,说谁会让贵客半夜不睡觉陪他吃饭,却被祁元茗用眼神制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