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卖多少钱!

加入书签


  魔都电视台,八点节目组演播厅。

  红星车间里发生一切都被电视和演播厅嘉宾看在眼里。

  “李专家,你觉得红星工厂里的人工耳蜗会有用吗?”

  主持人问旁边专家。

  嘉宾李专家本是汽车行业领域权威,今天原本是采访五菱红光工厂,没想到临时改成红星工厂。

  要不是看到几万出场费面上,都不会出面。

  红星工厂在互联网火爆,但在同行业间口碑不佳。

  不仅是因为它是纯国产,没有外资技术支持,被同行看不起。

  加之微型电动车没啥科技含量,尤其是靠低价吸引顾客,搅乱汽车行业市场。

  被业内称为‘低廉工业垃圾’。

  李专家呵呵一笑:“呵呵,红星工厂不好好搞汽车,还去投资人工耳蜗厂,真是不务正业。”

  “刚好我有一个朋友,他女儿就是重度的听障患者,他们是到国外花了二十美刀,折合华夏币大约120多万左右,才让他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样。”

  “我和他聊过,国产人工耳蜗质量极差,效果还不好,他断言国产人工耳蜗在二十年内都追不上外国技术。”

  “所以我觉得,红星工厂自己生产的人工耳蜗,可能没啥用吧。”

  主持人凭借多年经验,敏锐察觉到一个坑:“李专家,如果红星工厂的人工耳蜗有用的话,你怎么说呢,要不要打个赌?”

  明显是个坑。

  李专家淡定一笑,满满自信:“如果红星生产的人工耳蜗有效果,我把这页新闻纸蘸东北大酱吞了。”

  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观众,也被勾起兴趣。

  很多观众放弃换台,守着看直播。

  制片人张主任观察实时收视率,嘴都快笑歪了:“太好,咱们同时段收视率终于又到前三了。”

  “主持人你负责让李专家说出更多惊人言论,张可儿你要抓住和创造各种新闻话题出来。”

  镜头回到红星工厂。

  “怎么还没有人尝试呢?”

  陈羽纳闷,按理说应该踊跃报名才是,怎么还没人出来。

  “老邹,让你女儿出来试试效果。”

  每人主动出来,直接点名。

  老邹受宠若惊,身体因为激动而颤抖。

  牵着六岁女儿的手,一瘸一拐走到陈羽跟前。

  “镜头快跟上!”

  张可儿立马示意摄像师,把镜头拉进。

  陈羽从盒子里拿出制好的人工耳蜗。

  国产人工耳蜗外貌出现在人们眼前。

  演播厅李专家不屑嘲笑:“看来陈羽是分不清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区别了。”

  “我给电视机前观众科普下,听障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和中度患者,可以用助听器改善听力。”

  “但是重度患者就必须要人工耳蜗才能改善。”

  “两者虽然都能改善听障患者听力,但是价格是天壤之别哦。”

….

    “你们别看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只有小小一块,但是吧其中科技含量很高。”

  “咱们国家至今都落后于外国,效果甚至连别人一半都没有,”

  “一个搞电动车的微小企业,搞出来的所谓人工耳蜗有效果吗?”

  老邹看到陈羽拿出的人工耳蜗后,愣了愣。

  手上连着比划出手。

  “朱主任,他说啥?”

  看不懂手语,求助朱涛。

  张可儿带着摄像师也走到前面。

  陈羽看到记者,略微吃惊,很快又冷静下来。

  “张记者,你们怎么来了?”

  “陈厂长,能方便接受采访吗?”

  “没问题,你们采访就是了。”

  张可儿将话筒放到朱涛嘴边:“朱主任,他手语是什么意思?”

  朱涛看了眼陈羽,“老邹说,她女儿出生的时候是轻度听力患者,带上助听器能说话和交流。”

  “三岁那年感冒发高烧,没有及时治疗,让她成为重度听力患者,助听器带上去后就没用了。”

  “陈总拿出来的,是助听器不是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需要去医疗让医生植入耳里才有效果。”

  演播大厅。

  李专家笑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看到了吗?连红星员工都认出了陈羽错误。”

  “连人工耳蜗和助听器都分不出来,这还能有效果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