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章 三桅炮船

加入书签


    渤海西北,天空下着小雨,特殊的地形让海上的风浪并不是很大,海面上,桅杆森林冒出了尖,之后随着风雨的摆动,一面面藤条、竹条等编制的硬帆露出海面。

    高4丈的主桅杆,船长20丈,舱5层,其中船面设楼高如城,传统中式硬帆和流线型的西式船身相结合,外貌像极了自发明以来就一直辉煌到帆船时代结束的盖伦船。

    五层船舱之中,加上顶层甲板,有三层都装有大炮,根据伸出来的大炮型号及口径,可以发现这类中西结合的仿盖伦船,装有红夷炮8门,千斤佛郎机40门。

    哪怕是有些逆风却依旧能够航行的特征,证明了他保留了中式硬帆船可以充分利用各方风向航行、哪怕有些逆风也能航行的优点。

    同时从线条和帆的大小可以看出它顺风时也不会太慢,实际它顺风的航速最高可以达到7节,很接近鸟船的最高9节,也已经很接近西式盖伦船的顺风最高10节。

    当然正常情况下,不会航行到最高航速,这样会损坏船体,而且出海时间长,船壳上长了很多海洋生物,都会影响航速。

    而这种仿盖伦船的、中西结合、有着三根桅杆、5层船舱、3层甲板、装大炮48门、最高7节航速、可容纳300人的海船,就是大明最先进,只有郑家才拥有的三桅炮船。

    最大的一艘三桅炮船上,郑恩领着文武立于船头,又一次的将这舰队的船只数了一遍。

    十艘三桅炮船,二十艘鸟船,不多不少。

    在三桅炮船和鸟船之后,还拖拽侦查巡逻用的小型桨帆并用苍山船,及鹰船、连环船、子母船等各类大明特色的轻型船只。

    “大明北海舰队!这就是新组建的大明北海舰队!

    北海舰队都督即是我这个直隶总兵兼任。”

    轻声感叹的郑恩,回头看了看甘辉、施琅、冯澄世等文武,现在脑海里还回味当初找郑成功借人借船时,大哥郑成功说的话。

    那个时候的自己都已经开始哀求着,哪怕一艘三桅炮船。

    而摇头良久之后的郑成功道:

    “三弟,就凭你的身份,别说是一艘三桅炮船,我带来的十一艘三桅炮、十六艘鸟船,加上船员将士们,都是你的。”

    郑成功没有说他一直念叨的误会太深,是谁跟谁的误会,但在郑恩在除保留的一艘三桅炮船及船员给郑成功外,剩下所有的文武、将士、战舰到手之后。

    郑恩已经猜到一些是自己跟谁的误会,这简直颠覆了之前所有的观念。

    北海舰队主力战舰除了四艘鸟船出自沙船帮,其他都来自郑家,并且所有船只都由郑家船员操弄,绝对安全可靠。

    配备的轻型、超小型船来自沙船帮。

    三桅炮船有水手、船工40余人,水兵100人,还乘载着陆军军官团军官200余人,算有些超载了。

    鸟船水手、船工20余人,水兵50人,倒是没有乘载军官团军官。

    北海舰队共近五千将士。

    在北海舰队后面,还有沙船帮的沙船三十艘,当然这三十艘沙船也是征用了,成了北海舰队后勤分舰队。

    后勤分舰队的提督是依旧管理后勤的邓大继,除了装载着后勤物资,后勤分舰队还乘载着六万郑家军中甄选出来的三千将士。

    军官团两千,普通将士三千,就是接下来参战的主力,必要时近三千水兵也可以参战。

    而这个时候的顺军是二十万,吴三桂、王永吉、高第的关宁军是需五万,清兵包括满八旗、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朝鲜、外藩蒙古共十万精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