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专门唱反调-第3/5页

加入书签
        可惜的是:当时的中原电影公司后续没有成功的作品跟进,不仅错失了打开全球市场的绝佳机会,而且还把李联杰给耽误了。

        李联杰人生中最好的时光蹉跎了十年,直到1991年,年近三十,才靠《黄飞鸿》系列重新崛起。

        然而……那时候已经是港片最后的荣光了。

        杨叶却不一样,提前八年用《少林寺》打开全球市场,随后一部《精武英雄》,一部《卧虎藏龙》持续跟进,进而取得了海外发行商的信任,利用这个机会,将自己公司的电影源源不断地输出海外,形成矩阵。

        最终的目标,就是使得白杨影业的树形片头变得如同迪士尼城堡、华纳盾牌一样,在全球观众的眼里都耳熟能详。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杨叶对电影的选择都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在原时空,这三部电影在香港的票房其实并没有十分出色,除了《少林寺》进了年度第四,后面两部都是马马虎虎。

        但在海外都有出色表现,《少林寺》直接卖疯,《卧虎藏龙》口碑票房双爆,《精武英雄》在海外也卖出一亿港币的票房,还被《时代周刊》评为最伟大的功夫电影。

        也就是说,杨叶选择这三部电影,一开始就是冲着海外市场去的。

        至于本土那点汤汤水水,杨叶其实不怎么看得上。

        为此,当初跟嘉禾谈判的时候,他甚至愿意放弃本土票房分成。

        现在杨叶提前和新线影业搭上了线,把《醉拳》拿到北美上映,结果卖了八百多万美金的票房,简直赚翻。

        而《醉拳》在欧洲取得的票房也不错,这次来戛纳,白杨影业带了陈龙的新片过来,大家都是抢着要,其实根本不用和《卧虎藏龙》捆绑。

        被捆绑的是洪金宝的新片,他现在没啥名气,只能搭着卖。

        不过杨叶无所谓,能卖出去就行。

        说起来,好莱坞的全球市场也是一步步培养起来的。

        80年代的时候,好莱坞在香港连个屁都不算,90年代后期就把香港电影吊着锤了。

        当然,好莱坞牛逼的原因有很多,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只是众多因素中小小的一个。

        杨叶要做的就是,趁着好莱坞还没有席卷全球,香港电影风头正盛,尽量把优势扩大一点。

        ……

        杨叶一出现在红毯,立刻受到巨星般的待遇,各种镜头对准他拍个不停。

        人群里不时有人喊着他的名字。

        杨叶对挽着自己胳膊的林清霞说道:“淡定,微笑,看镜头!”

        一边说,一边微笑着向人群挥手致意!

        林清霞见男朋友这么受欢迎,心里乐开了花。之前在奥斯卡的时候杨叶还教她怎么样挤出笑容。现在嘛,根本不用挤,一脸灿烂,全写在脸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