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有胡人来董卓家中拜访,董卓每次都盛情招待,甚至连家里的耕牛都宰杀来款待客人,那时候的耕牛都是相当珍贵的财产,这番盛情搞的这些客人感动的不行,他们回去之后纷纷宣扬董卓的情谊,合计着要报答董卓。
也不知道谁出的主意,他们每人出几头牲畜,凑一起作为礼物送给董卓,结果响应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足有千余头牲畜,一齐送给董卓。当时的场面一定不小,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董卓立刻声名远扬,远近的豪杰都敬重董卓。
董卓也不是光靠请客吃饭就让这些胡人对他敬重的。董卓有一身好武艺,力大过人,纵马奔驰的时候还能够左右开弓,连胡人也很少比得上,这让崇尚勇武的西方汉子们人人佩服。当地官府看重他的勇武和人望,让他负责本地的治安,缉捕盗贼。后来凉州刺史也找他作自己的部属,率骑兵讨伐塞外的胡人盗匪,董卓大破这些匪徒,斩杀千人,可见董卓的声名也是打出来的。
乱世战事不断,勇武的人机会多多,要是再有些权谋,那就更容易得到权势地位。
机会很快来了,西北的鲜卑人与羌人联合起来叛乱,朝廷派名将张奂率大军平叛,董卓也被征召,在军中担任“军司马”,算是一个低级军官。战事顺利,董卓也因为军功升官,任“郎中”,朝廷赏赐了一些财物,董卓又一次显示自己的慷慨,他说,虽然立下功劳的是我,但是这些赏赐应该让将士们一起享有嘛。
于是把所有财物全分给将士,自己一点不留。董卓看上去慷慨无私,但更像是作秀,沽名钓誉而已,将士们不明真相,但他的上司张奂却看的明白,十分讨厌他的为人。
不久战事再起,“黄巾之乱”爆发,汉王朝十三州中有八州响应,朝廷派名士卢植为帅前往冀州,董卓也在军中,本来连战连胜,没想到,卢植因为没有向宦官行贿而被罢免。
这时董卓的机会来了,跟这些宦官们搭关系交朋友当然是他擅长的喽,他很快如愿以偿,朝廷封他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的位置继续平定黄巾。这下董卓可谓高升,可是董卓哪比得上卢植这海内大儒的地位,大军能服他吗?
临阵换帅本来就是兵家大忌,自鸣得意的董卓很快就笑不起来了,大军连吃败仗,董卓束手无策,最后终于被朝廷罢免,送到军事法庭审判。本来董卓被判了重罪,结果他运气好,正碰上朝廷大赦天下,才被释放。
董卓被赦免,官位毕竟没了,但董卓自有办法,他上下打点,等待新的机会。乱世果然不缺机会,董卓的老家凉州发生叛乱,这次是汉人韩遂等人联合羌人一起造反,声势更大,朝廷重新起用董卓,而且官职更进一步,封为“中郎将”。但这次的造反派实力更强,战事持续了两三年也没有结果,叛军始终没有消灭,反而董卓这位统兵大将开始尾大不掉。
这时的皇帝汉灵帝已经生了重病,开始不放心董卓,毕竟董卓是西凉人,在当地本有声望,现在麾下掌握大军,他可不像是那么忠君爱国的人。于是皇帝下旨封董卓为“并州牧”,意思就是给你升职加薪,但你自己去东方的并州上任,把军队留下来交给别人统领。
可是董卓不干了,他已经发展成半独立的军阀,麾下的大军是他最看重的本钱,只是他也不想就这么造反,就谎称:“我这些将士跟着我时间太长,舍不得离开我,能不能把大军一起带到并州。”
朝廷当然不干,催促他早点上任,董卓继续跟朝廷扯皮:“我麾下这些羌胡士兵说军饷和赏赐都不够,拉着我的车马不让我走,这些胡人就像狗一样乖戾,我只能顺着他们的意思,留下来慢慢安抚他们。”虽然知道董卓在说瞎话,但朝廷这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好办法,事情就拖了下来。
汉灵帝很快去世,汉少帝刘辩继位,皇帝太小,朝中执掌大权的是“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与宦官势力“十常侍”,两边斗得厉害,何进的幕僚给他出了个馊主意,招边疆的部队来京城勤王,诛杀宦官。
其实宦官权利再大也都在宫廷里,也没有军权,你何进身为大将军,带几百亲兵也就把他们灭了,非要等边疆的军队来京城,结果勤王大军没等到,逼急了的宦官抢先杀了何进,何进麾下的袁术等人看情形不妙,才横下一条心杀进皇宫诛杀宦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也不知道谁出的主意,他们每人出几头牲畜,凑一起作为礼物送给董卓,结果响应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足有千余头牲畜,一齐送给董卓。当时的场面一定不小,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董卓立刻声名远扬,远近的豪杰都敬重董卓。
董卓也不是光靠请客吃饭就让这些胡人对他敬重的。董卓有一身好武艺,力大过人,纵马奔驰的时候还能够左右开弓,连胡人也很少比得上,这让崇尚勇武的西方汉子们人人佩服。当地官府看重他的勇武和人望,让他负责本地的治安,缉捕盗贼。后来凉州刺史也找他作自己的部属,率骑兵讨伐塞外的胡人盗匪,董卓大破这些匪徒,斩杀千人,可见董卓的声名也是打出来的。
乱世战事不断,勇武的人机会多多,要是再有些权谋,那就更容易得到权势地位。
机会很快来了,西北的鲜卑人与羌人联合起来叛乱,朝廷派名将张奂率大军平叛,董卓也被征召,在军中担任“军司马”,算是一个低级军官。战事顺利,董卓也因为军功升官,任“郎中”,朝廷赏赐了一些财物,董卓又一次显示自己的慷慨,他说,虽然立下功劳的是我,但是这些赏赐应该让将士们一起享有嘛。
于是把所有财物全分给将士,自己一点不留。董卓看上去慷慨无私,但更像是作秀,沽名钓誉而已,将士们不明真相,但他的上司张奂却看的明白,十分讨厌他的为人。
不久战事再起,“黄巾之乱”爆发,汉王朝十三州中有八州响应,朝廷派名士卢植为帅前往冀州,董卓也在军中,本来连战连胜,没想到,卢植因为没有向宦官行贿而被罢免。
这时董卓的机会来了,跟这些宦官们搭关系交朋友当然是他擅长的喽,他很快如愿以偿,朝廷封他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的位置继续平定黄巾。这下董卓可谓高升,可是董卓哪比得上卢植这海内大儒的地位,大军能服他吗?
临阵换帅本来就是兵家大忌,自鸣得意的董卓很快就笑不起来了,大军连吃败仗,董卓束手无策,最后终于被朝廷罢免,送到军事法庭审判。本来董卓被判了重罪,结果他运气好,正碰上朝廷大赦天下,才被释放。
董卓被赦免,官位毕竟没了,但董卓自有办法,他上下打点,等待新的机会。乱世果然不缺机会,董卓的老家凉州发生叛乱,这次是汉人韩遂等人联合羌人一起造反,声势更大,朝廷重新起用董卓,而且官职更进一步,封为“中郎将”。但这次的造反派实力更强,战事持续了两三年也没有结果,叛军始终没有消灭,反而董卓这位统兵大将开始尾大不掉。
这时的皇帝汉灵帝已经生了重病,开始不放心董卓,毕竟董卓是西凉人,在当地本有声望,现在麾下掌握大军,他可不像是那么忠君爱国的人。于是皇帝下旨封董卓为“并州牧”,意思就是给你升职加薪,但你自己去东方的并州上任,把军队留下来交给别人统领。
可是董卓不干了,他已经发展成半独立的军阀,麾下的大军是他最看重的本钱,只是他也不想就这么造反,就谎称:“我这些将士跟着我时间太长,舍不得离开我,能不能把大军一起带到并州。”
朝廷当然不干,催促他早点上任,董卓继续跟朝廷扯皮:“我麾下这些羌胡士兵说军饷和赏赐都不够,拉着我的车马不让我走,这些胡人就像狗一样乖戾,我只能顺着他们的意思,留下来慢慢安抚他们。”虽然知道董卓在说瞎话,但朝廷这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好办法,事情就拖了下来。
汉灵帝很快去世,汉少帝刘辩继位,皇帝太小,朝中执掌大权的是“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与宦官势力“十常侍”,两边斗得厉害,何进的幕僚给他出了个馊主意,招边疆的部队来京城勤王,诛杀宦官。
其实宦官权利再大也都在宫廷里,也没有军权,你何进身为大将军,带几百亲兵也就把他们灭了,非要等边疆的军队来京城,结果勤王大军没等到,逼急了的宦官抢先杀了何进,何进麾下的袁术等人看情形不妙,才横下一条心杀进皇宫诛杀宦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