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以说明,秦始皇对此次抓捕刘邦和项羽的重视程度。
或许在他看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要想抓捕这两人,必定需要大量的兵力。
而在给了调兵虎符后,他并未言明需要多少兵马,岂不是说,让他便宜行事?无论是调遣都尉军多少兵马均可?
都尉军可是有十万秦兵啊。
这刘邦和项羽,何德何能,能够受到始皇帝这边重视?
蒙恬领了旨意和虎符后,马不停蹄的去章邯府上,决定与他商量一番后,各自前去抓拿刘邦项羽。
李源看着蒙恬领命离开,心中不乏五味杂陈。也不知他的出现,会不会改变刘邦和项羽的命运?
“刘邦,项羽!”
秦始皇默默的看着蒙恬离开,叹了口气,转头看向李源:
“按你所说,乃是项羽推翻我大秦,然后刘邦最终统一建立汉朝?”
李源点了点头。
“那你便和我说一说,他们是怎样的人?”
“项羽,乃楚国后裔,据传是项燕的后代。他自幼便受到熏陶,对秦国恨之入骨。”
“相反,刘邦对大秦倒是没有半点怨恨。”
“刘邦起义之时,已是大秦摇摇欲坠的时候。天下反秦大势已不可挡。他不过是顺势而为。”
天下反秦大势?
秦始皇喃喃自语。
李斯也愣在原地。
他们自认为建立了的丰功伟业,居然受到了整个大秦子民的反抗?
“朕统一六国,虽然血流成河。但毕竟没有赶尽杀绝。如六国贵族,当地士绅,朕不但没有杀绝,反而礼敬有加。”
“六国百姓,朕也十分爱戴,为何他们都要反朕的大秦?”
秦始皇无奈了。
历朝历代,歼灭一国之后,少不了屠城之举。朕之礼待,这六国贵族竟不知恩情?
“秦国对六国贵族,当地士绅礼待。实际上也只是为了固统当地的城池土地。”
“在统治这些国家的底层官吏中,大多数依旧是原先六国的官吏。这些官吏大多对秦国多有怨恨。秦国强大时,他们不敢反抗,但秦国动荡时。他们便高举义旗,推翻大秦。”
“大秦律法苛刻,已深入人心。大秦百姓本已习惯了,还算安分守己。但新纳入大秦的六国子民,却无法承受这般苛刻的律法。”
大秦律法实在苛刻。动不动就是割鼻挖眼,斩手砍脚。
简直是把人当成畜生,随意践踏。
对外征服六国时,尚可将国内矛盾转移向外。
但被收复的六国,原本便对大秦带有怨恨。加上如此严格的律法,早已令他们无法忍受。
他们对大秦可不光有灭国之恨。在与大秦交战的多年中。谁家百姓的男人没被大秦将士所杀?
这导致了,六国子民大多对大秦带有仇恨。
“六国子民对我大秦居然有如此怨恨之情?”
秦始皇愣住了,喃喃自语。
“秦二世元年,大秦名陈胜、吴广屯戍渔阳。因大于所阻,他们行至大泽乡后就停下了,不能按时到达。按照秦法,过期是要杀头的。”
“既然左右都是死,他们决定揭竿而起,并喊出那句传唱古今的经典名言。”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或许在他看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要想抓捕这两人,必定需要大量的兵力。
而在给了调兵虎符后,他并未言明需要多少兵马,岂不是说,让他便宜行事?无论是调遣都尉军多少兵马均可?
都尉军可是有十万秦兵啊。
这刘邦和项羽,何德何能,能够受到始皇帝这边重视?
蒙恬领了旨意和虎符后,马不停蹄的去章邯府上,决定与他商量一番后,各自前去抓拿刘邦项羽。
李源看着蒙恬领命离开,心中不乏五味杂陈。也不知他的出现,会不会改变刘邦和项羽的命运?
“刘邦,项羽!”
秦始皇默默的看着蒙恬离开,叹了口气,转头看向李源:
“按你所说,乃是项羽推翻我大秦,然后刘邦最终统一建立汉朝?”
李源点了点头。
“那你便和我说一说,他们是怎样的人?”
“项羽,乃楚国后裔,据传是项燕的后代。他自幼便受到熏陶,对秦国恨之入骨。”
“相反,刘邦对大秦倒是没有半点怨恨。”
“刘邦起义之时,已是大秦摇摇欲坠的时候。天下反秦大势已不可挡。他不过是顺势而为。”
天下反秦大势?
秦始皇喃喃自语。
李斯也愣在原地。
他们自认为建立了的丰功伟业,居然受到了整个大秦子民的反抗?
“朕统一六国,虽然血流成河。但毕竟没有赶尽杀绝。如六国贵族,当地士绅,朕不但没有杀绝,反而礼敬有加。”
“六国百姓,朕也十分爱戴,为何他们都要反朕的大秦?”
秦始皇无奈了。
历朝历代,歼灭一国之后,少不了屠城之举。朕之礼待,这六国贵族竟不知恩情?
“秦国对六国贵族,当地士绅礼待。实际上也只是为了固统当地的城池土地。”
“在统治这些国家的底层官吏中,大多数依旧是原先六国的官吏。这些官吏大多对秦国多有怨恨。秦国强大时,他们不敢反抗,但秦国动荡时。他们便高举义旗,推翻大秦。”
“大秦律法苛刻,已深入人心。大秦百姓本已习惯了,还算安分守己。但新纳入大秦的六国子民,却无法承受这般苛刻的律法。”
大秦律法实在苛刻。动不动就是割鼻挖眼,斩手砍脚。
简直是把人当成畜生,随意践踏。
对外征服六国时,尚可将国内矛盾转移向外。
但被收复的六国,原本便对大秦带有怨恨。加上如此严格的律法,早已令他们无法忍受。
他们对大秦可不光有灭国之恨。在与大秦交战的多年中。谁家百姓的男人没被大秦将士所杀?
这导致了,六国子民大多对大秦带有仇恨。
“六国子民对我大秦居然有如此怨恨之情?”
秦始皇愣住了,喃喃自语。
“秦二世元年,大秦名陈胜、吴广屯戍渔阳。因大于所阻,他们行至大泽乡后就停下了,不能按时到达。按照秦法,过期是要杀头的。”
“既然左右都是死,他们决定揭竿而起,并喊出那句传唱古今的经典名言。”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