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勾结一

加入书签


    王家镇白天热闹非凡,各种小摊、卖部零零散散遍布此地,它被视为这种偏僻之地的中心贸易之区。但夜里这里却异常宁静,各家各户天未黑,却早早关起了门窗,偶尔夜里只听到几声犬吠的吼叫和打更人敲锣的提示语-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之所以会如此,这与这片区域盗匪横行,新上任衙门老爷却鲜有作为,不无关系。

    尤其是今年,每日在镇上护卫队随手而抓到的小偷更是不计其数,但只要贼、偷有所表示,一般护卫都会睁一眼闭一只眼,当场释放,除非涉及较大案件或倒大霉碰到包青山,这位包大人的铁面无私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而且涉及较大案件他们这些小小护卫哪能擅自做主,无论如何还是得要往上通报一、二,总之在这里有权第一,有钱第二,只要有其中一样,都能在这一带混的风生水起。

    官府衙门位于王家镇中心之处,之前此处白天总是聚集不少行人,因为偶尔会听到有人站在衙门门口击鼓伸冤,这自然引起旁观之人兴趣,各个都化身名侦探柯南似的,审案之际,不时听到众人在朝堂之外对案件的见解和看法。

    但最近,自从新县老爷走马上任以来,此处衙鼓却荒废了有一段时日了,看着鼓上面锈迹斑斑的模样,此地之人纷纷摇头而去。不是众人无冤可伸,而是不敢,只因新县太爷在衙门前立下一规矩:如无确凿证据,则按诽谤之罪定刑,先打五十大板,后关入大牢。之后众人,却再也不敢随随便便在此处鸣鼓喊冤,传闻这位县老爷见钱眼开,只要有钱黑的都能给你变成白的,这也自然引起不少来来往往之人对这位新县太爷的指指点点,更是让旁人在此望而却步了,但山高皇帝远,对于这位不靠谱的大爷,王家镇众人还是选择默默忍受屈辱,卑微着活着。

    王家镇除去王府之外,如今的官府衙门却成了王家镇的第二处风景之地,从此处装饰不久的墙漆和新制的木料瓦片就能看出,犹外显得与衙门外的房屋格格不入,一个富丽堂皇的官府衙门坐落于一些破败的房屋之中,让人有种鹤立鸡群之感。

    此时衙门之外,一名黑衣男子头戴师爷帽,穿梭与小镇的微弱的烛光之下,其一步三回头,不时往回看一眼,手里还捂着一封还未拆开的信,后面则有两名护卫跟着,三人则小心翼翼地往衙门方向而去,此三人正是衙门的新师爷李进和衙门老爷的两名贴身护卫。

    三人在与衙门外护卫一阵寒暄之后,便进入衙门后院了。

    刚进后院,李进看着深夜还灯火通明的主厅,眼角斜瞟了一眼院子里面珍贵的花草树木和一些不常见的稀有盆景,一一陈列在后院的各个角落,他眉头紧锁,脸上闪过一丝恼怒之感。

    回想当初,李进当年只是一郁郁不得志的青州秀才,进京赶考不知多少回都没考上举人,正当李进心灰意冷决定回乡当个教书先生之际,没想到会碰到对李进有一饭之恩衙门老爷于谦,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李进原以为碰到了这辈子的贵人,准备大展宏图一番时,却没想到此人除了吃喝玩乐、贪财好色之外,着实没有一丝优点可言,李进除了抱怨和恨铁不成钢之外,不是没有想过离开这里。

    李进望着此处豪华的景象,不禁的叹了一口气,与当初他饱读圣贤之书,立志为官清廉、为民请命的抱负相比这些一点沾不上边,反而让他见证了官场**和无能。他缓缓从怀里十分小心地拿出那封信,看着上面的几个字-于谦大人亲启,下方还备注着两个显眼的小字“慎密”,此刻这怎么不让其警觉和重视。

    谈到这封书信,得从今日早晨说起,今年年成不好,李进原本约定与王家镇几位富甲之人在春香楼商讨赈济救灾之事,没等到那几位富甲,却在那里收到一封书信,送信之人还特地盯嘱了一番:事关重大,此信只能由于大人亲自拆开。望着一脸凝重的送信人,李进带着急冲冲之色,马不停蹄的各处寻找他那位有知遇之恩的于大人,几经寻找之后,才在怡红院被原本与他商议的富甲告知:于大人酒量不佳,早已回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