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在克雷乌斯角(2)-第2/3页

加入书签
    与乔治一样成为缪尔诗参在石楠郡的朋友和相识的还有几个同龄人和几位青年,几位高龄的工人。他很喜欢和他的新的小伙伴待在一块,喜欢他那家庭富裕,计划将来要到首都读书的黄头发查尔斯;喜欢他那脸上长着雀斑的红头发科律治;喜欢他那每天都会给他带来一两本书(大多是借来的报刊或者通俗读物)的女孩柯莱特......同时他也喜欢在一旁听比他大几岁,十几岁的大朋友聊天,他们的话题让缪尔诗参感到新鲜。有时候,他更喜欢待在那几位高龄工人的旁边,而他们每每此时都喜欢用一种过来人的语气告诉他要如何为人处世。

    其中一位工人叫做埃亨,他和缪尔诗参的父亲是故交,大概四十来岁,但面容上看却已经是早早触及老年。他经常穿一身深色的工人装,在某个交班的午后拜访Chineseenkianthus,偶尔,他会带来一些零嘴,尽管缪尔诗参已经数度不经意或有意地表现出对零嘴的不感兴趣和不在意之后,他也仍然那么做。缪尔诗参猜测这是他的一个习惯,后来他才知道这是埃亨在他儿子小时候养成的一个习惯,它在多年以后重现,那时距离埃亨的儿子去世已经十分遥远。

    埃亨谈起他的儿子时,是带着一种自豪的口气去谈的。他的儿子在成年后便前往首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出人头地,但往往,在这个时代越努力,失去的越多,他死去,不是因为剥削不是因为事故,而是在一个没落悲哀时代下的必然。那个孩子死于一场疾病,他本以为自己能够挺过去。

    更多时候,他们聊的是安恩罗缇和爱莱耶薇,埃亨同样出身爱莱耶薇的边沿地带,因此对两国的各方面的差异感兴趣,但往往,他和Chineseenkianthus最感兴趣的是卢马兰,那是位于安恩罗缇蒙多维的一个城镇,据说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环境安静。每当此时,缪尔诗参就会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他们的交谈,同样的,埃亨也会在缪尔诗参在的时候默默在话中掺杂着各种自己总结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他总以为缪尔诗参还是一个小孩子。

    在缪尔诗参父亲计划的三个月的停留时间中,缪尔诗参往往在空闲时间打量街道上的行人和建筑,富人和穷人,商品和他从未见过的玩意。它们带给他的第一感觉是新奇,然后在后来变成一种灰色的自卑,再后来则成为另一种动力。那大概是他父亲给他带来的影响,这位鳏夫身上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直深远地影响着缪尔诗参,直到很久以后它才镜子一般破碎一地。

    那会儿,每个晚上Chineseenkianthus都要同缪尔诗参聊上半个小时,他们夜里在卧室(但几乎不能被专门称为卧室)中等待睡意,他们细声细语地进行谈话。大部分情况下是Chineseenkianthus为小缪尔诗参讲他熟记于心的故事,当时的缪尔诗参还完全相信着父亲的故事,即便它们与他从外界得来的信息不一致。对父亲的信任导致缪尔诗参曾经对父亲有一个很深的印象,那就是他以为他的父亲几乎知道世界上所有的趣闻和事件,从他口中出来的故事不曾重复。他曾告诉他,他年轻时游历四方,去过遥远的东方,到过神圣的教廷,也抵达过世界的尽头。就是那时Chineseenkianthus久久地在黑暗中看着自己的孩子,语重心长地鼓励缪尔诗参长大之后外出闯荡,而不是一直待在这个小地方。

    然而他其实从不曾离开过石楠郡,他曾想去卢马兰,但终其一生都没去成。

    缪尔诗参第一次看爱莱耶薇的内海(南海)是在随同父亲来到爱莱耶薇石楠郡的第二天。那天早上拂晓还未到来Chineseenkianthus便叫起缪尔诗参,让他穿上衣服和他一起到约翰广场(注释2)去。缪尔诗参是个睡眠浅的孩子,那时他的年纪也正是好玩的年纪,他听从父亲的命令迅速穿上衣服。他还不知道他的父亲要做什么。十二月,石楠城的早晨少许清冷,两个人,一大一小,他们穿过街道,穿过自辉煌年代(注释3)起就存在的路灯,抵达广场,接着他们向广场的边沿走去,这时候缪尔诗参已经能看到大海为他带来的一种神秘的预感和等待勃发的兴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