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梦系传奇川藏线(第六节)-第3/6页

加入书签
    走下色季拉山,过了林芝,车辆一直沿着河行驶,老蒲说它叫尼洋河。尼洋河是XZ工布地区的“母亲河”,又称“娘曲”,藏语意为“神女的眼泪”。尼洋河的风光是令人流连忘返的,野生鸟类众多,据说黑颈鹅会在此地越冬。

    老蒲一行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路拍照而行,这也是出于此路段限速60码的考虑。检查站与检查站之间会给过往司机发“限速卡”,记录下经过此地的时间,在下一个检查点记录下时间,如果时间早于按平均时速应该到达的时间,那么就算超速,超速的司机会被罚在路旁诵读《道法》半小时。这么好的路段限速60码,难免有些亏,偶尔一不小心就超速了。老蒲每到景色优美的地段就会停车拍照,多玩一会儿,有时候难免超速了,停下车拖一拖时间也未尝不可。

    停车拍照的时候,也曾遇到许多骑自行车的小伙子,老蒲和木浅走过去和他们攀谈了起来——虽然一路上都有遇见这样的人群,但今日行程貌似轻松,难得有闲心去交谈。表明来意以后,对方不排斥林琳用摄像机拍摄,毕竟走上川藏线拍摄一段他们的故事,也是这些勇敢的骑行者曾经的梦想。他们当中还不乏有从国道318的0公里处骑车到LS的,也就是上海!全程5400多公里。

    路过GBJD县,再沿着尼洋河行驶一段后,一个转弯就告别了河流,海拔有明显升高。“大家注意!要翻越米拉山了!”老蒲略显兴奋,“这是我们到LS之前要翻过的最后一座高山,垭口海拔5013米。”

    “又是5千米啊?”林琳笑道,“这海拔简直没感觉了。”

    “对,米拉山是我们一路上翻的山里面,海拔最高的一座[①],所以事先才没有告诉你们,怕你们有心理压力。”老蒲笑道。

    实际上,翻越米拉山,同样也没有耗费太大的精力,转过两个回头弯,就到了米拉山垭口。站在川藏线最高的垭口处,视野无比开阔,唯独今天的天气云比较厚,没有蓝天白云,狂风也比较扎肉刺骨。垭口处有两只巨型石牛,牛角处缠满了经幡,旁边矗立着一块石头,上面用手写体写着“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

    至此,老蒲一行四人经历了二郎山隧道,翻越了折多山、高尔寺山、剪子弯山、卡子拉山、海子山、宗拉山、拉乌山、觉巴山、东达山、安久拉山、色季拉山、米拉山,跨越了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帕隆藏布江、易贡藏布江、尼洋河以及即将遇到的LS河,所有的高山险阻已经在身后了。面前再经过墨竹工卡,就即将到达目的地——LS。

    “LS!我——们——来——了——”四人在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垭口,迎着风一起呼喊。这是多少踏上川藏线的人想说的共同的肺腑之言啊。

    踏上川藏线的第七日傍晚,大家终于走完了国道318成都——LS段,也就是全长2200多公里的川藏南线。风云变幻,夕阳西下,XZ的天气随时都在变,翻越米拉山的时候还狂风呼啸,过了墨竹工卡,就走出了云层,太阳又重新露出笑脸。夕阳余晖下的LS城,安静祥和,在对面的小山坡上向布达拉宫望去,庄严肃穆。

    老蒲在大昭寺广场步行街附近寻到一处酒店,条件尚可,据说这是LS最繁华的地段之一,也是进藏七天以来条件最好的住宿了。大家都累了,各自回房冲了凉,洗去这七日路上的风尘。

    晚饭时间,四人在楼下大堂汇合,老蒲提议吃好一点:“这几天路上大家都累坏了,辛苦了,都去喝两杯,只是别喝多,LS海拔3650米呢!没意见吧?”

    “没意见!”“好耶!”其他三人一致回答。

    LS的饮食与四川、重庆很像,当年去LS做生意的商贩,有很大部分都来自川渝两地。所以,除了酥油茶和青稞酒,川菜在LS也是当地一大特点,不用担心饮食吃不惯的问题。唯独一点不同的就是,LS的蔬菜很贵,蔬菜的运输就如同大家行驶漫漫川藏线那样,大货车一脚油门一个坑地行驶,硬生生拉进来的。所以此次行程,餐饮都是老蒲和木浅平摊,两个女生只分担油钱和自己的住宿,木浅负责记账统筹。老蒲的理由是:“肉本来就不便宜,菜比肉还贵,学生本来就没钱,生活费就那么点,不用他们给酒菜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