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聪回到府后第一件事,便是来到书房,让刘溏帮忙研磨,铺开了宣纸开始写信。
......
“大兄赵朔亲启,胞弟赵聪拜言。弟抵延安日久,忙于长物而疏于寄言。
今弟栖于军中,诸事皆宜,即铺纸执言,以报君安。弟安于西北,伤势已愈,任事军中斥候领队,亦执锐杀寇数十。
然,距血亲之仇得报尚远,固而弟仍意留军中,直至大败西夏而取梁氏项上,抑或死于军阵之中,方可交代于父母在天之灵。
兄于家中,还望守业承袭,亦可问询家中管事,袭岳阳一脉,香火莫使断绝。
另,弟既欲报仇西夏,便不计手段。弟若领队建军于西北,或将取王府西北之产出而用于军,望兄周知。
弟心中之言不尽,尚记兄长幼时袒弟之景仍历历在目,但自兄神复以来,兄弟言语甚少。只望早日得报大仇,与大兄再聚于家中。
书不能尽悉弟意,故仅略表现况,以报平安之用,谨再拜。”
赵朔自右而左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几遍,终于看懂了书信的意思。
赵聪这封信大概是说,他到了延安有一段时间了,因为太忙了便忘了写信报安,现在已经在军中安顿下来了,便马上写信回来。他在那边过的不错,手臂的伤势也已经治好了,目前正在军中斥候队领兵作战,也已经杀了许多西夏军队了。
但赵聪觉得距离为父母报仇还远着,因此还要留在军中,直到打败了西夏军队并且拿下梁氏的项上人头,或者死在报仇的途中,才能对父母的在天之灵有所交代。
也让赵朔在王府要守好王府家业,有不懂的事可以问家里的管事掌柜,传承岳阳王府的血脉,不让香火断绝。
另外便是赵聪说他既然决定要向西夏报仇,便会不择手段。若是之后有机会组建军队领兵作战,便有可能把王府在西北的产业收入用来投入军中。
后面便是一些叙旧的话语,说还记得以前年幼的时候赵朔袒护他的场景他还一直记得,但赵朔神智恢复后却没说过几句话便跑到了西北。只希望早日大仇得报后再回家与赵朔团聚。
最后说书信不能完全表达赵聪的心意,只能稍微写一下自己现在的境况,给赵朔报个平安。
赵朔收到这封信时已是八月下旬,此时中秋已过了一周。因为还在服丧期间的原因,王府并没有大肆庆祝,只是让刘总管给家中上下发了点例银。
原本想写回信的赵朔在斟酌了一下自己的水平后,还是决定晚点让刘总管帮自己代笔,便把那封书信收好,小心的放在了书架上的信盒中,这个信盒原先是老岳阳郡王在用的,现在自然是归了赵朔。
今天元祐十年,亦是绍圣元年的八月二十二。距赵朔来到这个世界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这段时日对赵朔来说,生活平淡无奇,由于无法出去抛头露面参加各种活动,外加赵朔对超凡力量极感兴趣,因此赵朔的生活过得相当规律。
每日起身的晨练,在刚开始一个月后,其实便没了作用。但赵朔仍是保留了每日沿汴河晨跑的习惯,因为这是他每天少有的能出去的时间。而且也有助于他更好的了解这座古代的城市。
而后便是跟刘总管学习如何管理各地产业,这方面在理论上倒是不难。因为古代的经商其实并不复杂,而且有专人帮着赵朔操持,外加上岳阳王府的身份加持,生意基本都是一帆风顺。所以赵朔主要学习的,其实是了解王府里的掌柜们的性格,也就是如何管人。这些一般会占用赵朔上午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
“大兄赵朔亲启,胞弟赵聪拜言。弟抵延安日久,忙于长物而疏于寄言。
今弟栖于军中,诸事皆宜,即铺纸执言,以报君安。弟安于西北,伤势已愈,任事军中斥候领队,亦执锐杀寇数十。
然,距血亲之仇得报尚远,固而弟仍意留军中,直至大败西夏而取梁氏项上,抑或死于军阵之中,方可交代于父母在天之灵。
兄于家中,还望守业承袭,亦可问询家中管事,袭岳阳一脉,香火莫使断绝。
另,弟既欲报仇西夏,便不计手段。弟若领队建军于西北,或将取王府西北之产出而用于军,望兄周知。
弟心中之言不尽,尚记兄长幼时袒弟之景仍历历在目,但自兄神复以来,兄弟言语甚少。只望早日得报大仇,与大兄再聚于家中。
书不能尽悉弟意,故仅略表现况,以报平安之用,谨再拜。”
赵朔自右而左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几遍,终于看懂了书信的意思。
赵聪这封信大概是说,他到了延安有一段时间了,因为太忙了便忘了写信报安,现在已经在军中安顿下来了,便马上写信回来。他在那边过的不错,手臂的伤势也已经治好了,目前正在军中斥候队领兵作战,也已经杀了许多西夏军队了。
但赵聪觉得距离为父母报仇还远着,因此还要留在军中,直到打败了西夏军队并且拿下梁氏的项上人头,或者死在报仇的途中,才能对父母的在天之灵有所交代。
也让赵朔在王府要守好王府家业,有不懂的事可以问家里的管事掌柜,传承岳阳王府的血脉,不让香火断绝。
另外便是赵聪说他既然决定要向西夏报仇,便会不择手段。若是之后有机会组建军队领兵作战,便有可能把王府在西北的产业收入用来投入军中。
后面便是一些叙旧的话语,说还记得以前年幼的时候赵朔袒护他的场景他还一直记得,但赵朔神智恢复后却没说过几句话便跑到了西北。只希望早日大仇得报后再回家与赵朔团聚。
最后说书信不能完全表达赵聪的心意,只能稍微写一下自己现在的境况,给赵朔报个平安。
赵朔收到这封信时已是八月下旬,此时中秋已过了一周。因为还在服丧期间的原因,王府并没有大肆庆祝,只是让刘总管给家中上下发了点例银。
原本想写回信的赵朔在斟酌了一下自己的水平后,还是决定晚点让刘总管帮自己代笔,便把那封书信收好,小心的放在了书架上的信盒中,这个信盒原先是老岳阳郡王在用的,现在自然是归了赵朔。
今天元祐十年,亦是绍圣元年的八月二十二。距赵朔来到这个世界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这段时日对赵朔来说,生活平淡无奇,由于无法出去抛头露面参加各种活动,外加赵朔对超凡力量极感兴趣,因此赵朔的生活过得相当规律。
每日起身的晨练,在刚开始一个月后,其实便没了作用。但赵朔仍是保留了每日沿汴河晨跑的习惯,因为这是他每天少有的能出去的时间。而且也有助于他更好的了解这座古代的城市。
而后便是跟刘总管学习如何管理各地产业,这方面在理论上倒是不难。因为古代的经商其实并不复杂,而且有专人帮着赵朔操持,外加上岳阳王府的身份加持,生意基本都是一帆风顺。所以赵朔主要学习的,其实是了解王府里的掌柜们的性格,也就是如何管人。这些一般会占用赵朔上午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