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龙州并非建国之初所设州府,而是从宋朝手中掠夺而来,又因地处边境,故而龙州并不像西夏境内其他州府一般,真正掌管一州之地所有郡县。龙州更像是一个特别设立的军事据点,管理的乃是周边堡寨。
而作为州府最高长官的刺史例由党项贵族担任,不仅行政上总领大权,在军事上同样是全权负责,甚至还担任着监察州内官员之职。与宋朝刺史逐渐转变成官员过渡之职不同,西夏刺史仍主掌民事、司法、行政、军事的权能,沿袭汉唐之制。
“刺史大人,近日以来,宋军斥候与骑兵小队出没频率极高,沿边哨所减员严重。且宋军目标明确,无论是村寨还是碉堡附近,皆不靠近,只是一味拔除我军哨所。居心不良啊。”龙州军指挥使韩伯亨多年与宋交战,对宋军颇为了解。而近年来虽宋朝边关以防守为主,但两国之间的摩擦却从未停止。甚至由于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会战,故而导致小规模的摩擦更甚以往。
宋皇赵煦亲政后,虽并未明说,但从其恢复神宗变法,大力提拔变革派官员便可看出,其并非一个安分皇帝。
而神宗时期对外的主要核心,亦是在新皇的边关政策中体现的极为明显,那就是征夏。
再加上近期边境的动作与兴庆府传来的讯息,韩伯亨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月余之前,太后恐其整顿朝纲之时为宋所乘,故而遣人刺宋军后勤总责赵烈,欲拖延宋军出兵时日。此事乃太后一意孤行,我等并未事先得知,故而对宋军动作反应迟缓。而待太后总领朝政后,方才传讯我等。
好在刺杀之事起了作用,宋军无法从境内快速调粮而攻我军,因此仍有转圜余地。韩指挥,朝廷已有传讯,遣嵬名阿埋将军往宥州嘉宁军司,不日将沿边增兵。
故,尔等可增派哨所驻兵,并领军沿边巡查,做好防御,刺探敌情,以待王师。”
野利廷石一边喝着茶,一边不紧不慢的叙述,话语中透露出对梁太后的不满,同时又想着把事情拖延,等嵬名阿埋到了让他处理。不过能当上一州刺史,野利廷石自然并非草包,因此也让韩伯亨做出了相应的对策。只是由于多年来夏宋两国的边境承平,野利廷石出于习惯,仍是选择了较为保守的措施。
韩伯亨脑子里过了几遍,才明白过来野利廷石所说,心中不由暗骂书呆。但面色不显,只接令称是,而后告退。
韩伯亨走后,野利廷石在屋内又是连着喝了几杯茶水,心情才稍微平复下来。野利廷石虽是党项部落贵族出生,但自小仰慕汉学,遍寻西夏境内汉人大儒为师。而又由于自身的贵族地位,在夏宋边境承平之时,野利廷石这个对宋友好的官员,便坐到了龙州刺史的位置。
而野利廷石也做得相当不错,仗着自身学识与族内支持,不但控制了龙州及其周边堡寨,也通过走私与两国互市攫取了大量的钱财。但由于两国承平已久,故野利廷石自来龙州起,便未上过战场。
因此对于两国战事将起,野利廷石心中自然排斥,这不仅意味着自身财路的损失,同时也意味着他有可能被朝廷调任,换上主战派。又由于西夏贵族本就对梁氏身为汉人却长期把持朝政有意见,野利廷石对于梁太后自然是有不满的。
但这些自然不敢在梁太后面前说,两位大小梁太后能先后把持西夏近三十年,可不是靠着嘴上功夫。若不是与韩伯亨共事已久,知根知底,野利廷石也是不敢在韩伯亨面前有半点透露的。
而另一边的韩伯亨,回到军中后,马上便开始着手安排沿边哨所增驻之事。韩伯亨乃务实之人,事事皆求效率,因此才会得到野利廷石的重用,引为心腹。但韩伯亨身为武人文化不高,读书甚少。因此对于野利廷石的说话方式,韩伯亨每次都要反复琢磨多次才能听懂。但好在韩伯亨虽然读书少,却思维敏捷,在共事多年后,早已能明白野利廷石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而作为州府最高长官的刺史例由党项贵族担任,不仅行政上总领大权,在军事上同样是全权负责,甚至还担任着监察州内官员之职。与宋朝刺史逐渐转变成官员过渡之职不同,西夏刺史仍主掌民事、司法、行政、军事的权能,沿袭汉唐之制。
“刺史大人,近日以来,宋军斥候与骑兵小队出没频率极高,沿边哨所减员严重。且宋军目标明确,无论是村寨还是碉堡附近,皆不靠近,只是一味拔除我军哨所。居心不良啊。”龙州军指挥使韩伯亨多年与宋交战,对宋军颇为了解。而近年来虽宋朝边关以防守为主,但两国之间的摩擦却从未停止。甚至由于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会战,故而导致小规模的摩擦更甚以往。
宋皇赵煦亲政后,虽并未明说,但从其恢复神宗变法,大力提拔变革派官员便可看出,其并非一个安分皇帝。
而神宗时期对外的主要核心,亦是在新皇的边关政策中体现的极为明显,那就是征夏。
再加上近期边境的动作与兴庆府传来的讯息,韩伯亨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月余之前,太后恐其整顿朝纲之时为宋所乘,故而遣人刺宋军后勤总责赵烈,欲拖延宋军出兵时日。此事乃太后一意孤行,我等并未事先得知,故而对宋军动作反应迟缓。而待太后总领朝政后,方才传讯我等。
好在刺杀之事起了作用,宋军无法从境内快速调粮而攻我军,因此仍有转圜余地。韩指挥,朝廷已有传讯,遣嵬名阿埋将军往宥州嘉宁军司,不日将沿边增兵。
故,尔等可增派哨所驻兵,并领军沿边巡查,做好防御,刺探敌情,以待王师。”
野利廷石一边喝着茶,一边不紧不慢的叙述,话语中透露出对梁太后的不满,同时又想着把事情拖延,等嵬名阿埋到了让他处理。不过能当上一州刺史,野利廷石自然并非草包,因此也让韩伯亨做出了相应的对策。只是由于多年来夏宋两国的边境承平,野利廷石出于习惯,仍是选择了较为保守的措施。
韩伯亨脑子里过了几遍,才明白过来野利廷石所说,心中不由暗骂书呆。但面色不显,只接令称是,而后告退。
韩伯亨走后,野利廷石在屋内又是连着喝了几杯茶水,心情才稍微平复下来。野利廷石虽是党项部落贵族出生,但自小仰慕汉学,遍寻西夏境内汉人大儒为师。而又由于自身的贵族地位,在夏宋边境承平之时,野利廷石这个对宋友好的官员,便坐到了龙州刺史的位置。
而野利廷石也做得相当不错,仗着自身学识与族内支持,不但控制了龙州及其周边堡寨,也通过走私与两国互市攫取了大量的钱财。但由于两国承平已久,故野利廷石自来龙州起,便未上过战场。
因此对于两国战事将起,野利廷石心中自然排斥,这不仅意味着自身财路的损失,同时也意味着他有可能被朝廷调任,换上主战派。又由于西夏贵族本就对梁氏身为汉人却长期把持朝政有意见,野利廷石对于梁太后自然是有不满的。
但这些自然不敢在梁太后面前说,两位大小梁太后能先后把持西夏近三十年,可不是靠着嘴上功夫。若不是与韩伯亨共事已久,知根知底,野利廷石也是不敢在韩伯亨面前有半点透露的。
而另一边的韩伯亨,回到军中后,马上便开始着手安排沿边哨所增驻之事。韩伯亨乃务实之人,事事皆求效率,因此才会得到野利廷石的重用,引为心腹。但韩伯亨身为武人文化不高,读书甚少。因此对于野利廷石的说话方式,韩伯亨每次都要反复琢磨多次才能听懂。但好在韩伯亨虽然读书少,却思维敏捷,在共事多年后,早已能明白野利廷石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