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假谲 八十、言辞的魅力-第2/3页

加入书签
    当日午时,桓温集百官于太极殿,拜见皇帝司马昱,呈上益州战报,益州刺史周楚、鹰扬将军领江夏相朱序破叛贼司马勋于成都,司马勋率残部逃往梁州南郑,荆州刺史桓豁遣督护桓罴、南郡相谢玄攻梁州讨司马勋,生擒司马勋及其党羽,梁州刺史司马勋发起的叛乱历经四个月终被平定,荆州刺史桓豁将于本月底派人解送司马勋及其主要党羽至西府——

    桓温平定了司马勋之乱,自然是威望更著了,他原本还担心庾希、袁真会联合起来非难他废帝之举,现在不惧了,蜀乱已平,下一步就是要对付庾希和袁真,徐州和豫州是他桓温势在必得的,只有掌控了徐、豫二州,才是完全控制了建康,而卢竦之乱,正给了他清除异己的契机——

    桓温就在朝堂上听取陈操之和廷尉右监汇报卢竦入宫案的审理情况,桓温环视百官,说道:“泱泱大国之都,竟被区区四百流民轻易攻破,直闯禁城,危及国之宝器,诸君受国家俸禄、享威权尊荣,能无愧乎?”

    堂上众官默然无声,皇帝司马昱也是如同土木形偶,任凭桓温发号施令了。

    桓温先呵斥其弟中领军桓秘疏于台城防守,所领中兵巡守不力,以至妖人卢竦突入云龙门犯驾,总算及时率兵护驾,未至大乱,着即免去桓秘中领军之职。

    桓秘不出一声,俯首受罚,心知兄长这是要先拿他立威,然后开始收拾其他人了,这叫作大义灭亲,这样一来,谁还敢非议桓温的处置不公,然而桓秘虽知兄长用意,却依然心怀不忿,认为兄长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却不考虑他的声誉,这样被免职是颜面扫地的,即便后来起复他职,也总是一个污点,让人遗憾终生,桓秘不认为自己在卢竦入宫案要承揽如此严重的罪责,一接到卢竦攻台城的消息,他是及时率兵赶到,身先士卒,手自奋击的,即便无功也不应遭撤职严惩——

    自此,桓秘深怨其兄桓温。

    桓温处置了自己的嫡亲弟弟,便命甲士收五兵尚书陆始下廷尉治罪,陆始治兵不严,四百乱民攻城竟直入台城,而且那些都兵竟不示警,或有从中应合之疑,陆始之子陆禽又且放任妖人许龙拜见东海王,居心叵测,陆始父子与卢竦入宫案有重大关联,必须严惩——

    桓温肆意打击异己,借卢竦案连坐甚众,朝中人人危惧,陈操之这时当然不能劝谏,散朝后,他与郗超一道去大司马府求见桓温。

    桓温今日之畅快不亚于那日废帝,这种一言九鼎、群臣噤口的感觉真是很让他沉迷啊,只是依陈操之长远之计,他这有生之年是不能登大宝、享皇帝尊荣了,憾事!

    陈操之道:“明公今日威权重矣,但必须济以恩抚,不然,徒使人畏惧,似非长策。”

    桓温紫眸凝视陈操之,徐徐问:“子重要为陆始说情乎?”

    一边的郗超都在为陈操之捏一把冷汗,在桓温这样的逼视下,很少有人能气定神闲——

    陈操之神色不动,答道:“是,在下还要请求明公尽早了结卢竦案,处死卢竦,以安民心。”

    桓温沉默了一会,说道:“说出你的理由来。”

    陈操之道:“目下江左饥馑,流民遍地,极易酿成动乱,正需朝廷上下一致救灾、安定流民,而卢竦案一日不结,百官危惧,江左不宁,如何能抗天灾、度难关!明公已行伊、霍之举,威权镇四海,卢竦案更是天助明公,然而过犹不及,明公若借卢竦案大肆连坐,恐损盛德,而且——”

    说到这里,陈操之语调转缓、声音转轻,桓温不禁身子前倾、凝神静听——

    陈操之实乃清谈游说之大家,他对说话词语的选择、语气的轻重、语调的气势都是运用得妙到毫巅,极富感染力,让听者情不自禁地相信:陈操之说得有理,陈操之所言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