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队长有点气急败坏,他去轰几个看热闹的铲车司机:"都愣着干什么,有什么好看的,再看也不会有钞票掉下来,还不干活去?"施工队长能不急吗?如今讲的都是经济效益,这些厂房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拆完,拆不完要扣他钱的。他看看楼上这些老人的架势,知道又碰到"难活"了,他火急火燎地给罗洪刚打电话,汇报了这里的情况。
对于这种突发事件,作为记者的江小玫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她与同事章勇走上楼去了解情况。没想到,楼上的老人们对这个在电视里天天见到的漂亮女主持人不理不睬。江小玫在江南市也算是个名人了,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可是在今天,这一群老人却对她这个魅力四射、年轻漂亮的女人视若无物,江小玫微微一笑,好像没有感到老人们的冷漠。
江小玫走到一个背有点驼的老人面前,笑着问:"老大爷,你们在这废弃的楼上干什么呀?"老人从鼻孔里哼了一声,别过头不理她。江小玫又问:"你们为什么不让拆这楼呀?"老人翻了她一眼:"这事你管得了吗?"江小玫见老人开了口,高兴地说:"我是个记者,虽然管不了你们的事,但可以把你们的问题反映上去的呀!"老人嘟哝着说:"说得好听,把问题反映上去?你们都是喜鹊,报喜不报忧!记者是无冕皇帝,可你们总是毛豆荚拣饱的采,总是说得花好稻好,江南市的事情没有一样不好。你们什么时候报道过阴暗的东西?你们什么时候报道过老百姓的疾苦?老百姓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苦恼你们关心、过报道过没有?算了,跟你废话干啥,你又不能给我们解决问题!"
老人很偏激,话也很冲。江小玫碰了一鼻子灰,但她并没有生气,只要对方开了口,她总能拐弯抹角地了解到她要了解的事情,她就是有这个本事。她跟老人们闲聊了一会儿,就有一个老人拿出一张报纸铺在地上让她坐。她就盘腿往老人们中间一坐,很快知道了老人们聚集在这楼里的原因。
一个老人对她说:"我们都是凯达印染有限公司的退休职工。这个厂有7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从青年时进厂到退休,一辈子都在这个厂工作。这个厂不仅是我们的衣食饭碗,还像是一个家,许多夫妻都是厂里的双职工。结婚生子后,有的子女就顶了父母的班,我们对厂子有着很深的感情。但感情不能当饭吃,我们也不是不同意拆迁,本来说好这里是建造商品公寓房,周围是大型超市、商场、菜市场。我们可高兴啦,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毕竟厂里几百户人家可回迁到原址。谁知说变就变了,现在要建造中央商务区了,而且变成了江南市新的行政、经济中心。原先的住户就不再进行回迁,如要回迁,那商品公寓房的房价怎么能跟豪华住宅的房价相比?我们还怎么买得起?我们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要求回迁,要求建造经济型商品房。可被机关的人一句话就顶了回来:现在一切都是市场说了算!我们还打过市长的热线电话,但接电话的不是市长厉坚本人;在江南市政府网上给他发邮件,没见回音;去市信访办,也没有下文。如今,这栋办公楼要拆除了,我们更没有什么希望了。我们要守住这座大楼跟市政府讨个说法!"
江小玫刚刚弄明白了老人们的意图,罗洪刚与经贸委主任霍义东就来到了楼上。江小玫跟罗洪刚、霍义东热情地打了个招呼。
施工队长跟在罗洪刚的后面说:"罗局,您快让这些人走开,本来一架屋可以拆除了,现在已耽误两个小时了还没动工,您看给他们搅的!"罗洪刚鼻孔里哼了一声算回答了他。霍义东已在开始做老人们的工作,江小玫在边上向他介绍她刚了解到的情况。霍义东的眉心绾了个结,转过头对罗洪刚说:"老罗,把规划局的顾骏局长叫来吧?一起跟老人们做做解释工作。"
罗洪刚还没搭话,一个矮胖老人站起来说:"我们不要见姓顾的,我们要见市长,叫厉坚来跟我们对话!"
一群老人立即响应,"对,叫厉坚来!他把'三个代表'整天挂在嘴上,我们要问问他,他是不是真的把我们老百姓放在心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对于这种突发事件,作为记者的江小玫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她与同事章勇走上楼去了解情况。没想到,楼上的老人们对这个在电视里天天见到的漂亮女主持人不理不睬。江小玫在江南市也算是个名人了,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可是在今天,这一群老人却对她这个魅力四射、年轻漂亮的女人视若无物,江小玫微微一笑,好像没有感到老人们的冷漠。
江小玫走到一个背有点驼的老人面前,笑着问:"老大爷,你们在这废弃的楼上干什么呀?"老人从鼻孔里哼了一声,别过头不理她。江小玫又问:"你们为什么不让拆这楼呀?"老人翻了她一眼:"这事你管得了吗?"江小玫见老人开了口,高兴地说:"我是个记者,虽然管不了你们的事,但可以把你们的问题反映上去的呀!"老人嘟哝着说:"说得好听,把问题反映上去?你们都是喜鹊,报喜不报忧!记者是无冕皇帝,可你们总是毛豆荚拣饱的采,总是说得花好稻好,江南市的事情没有一样不好。你们什么时候报道过阴暗的东西?你们什么时候报道过老百姓的疾苦?老百姓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苦恼你们关心、过报道过没有?算了,跟你废话干啥,你又不能给我们解决问题!"
老人很偏激,话也很冲。江小玫碰了一鼻子灰,但她并没有生气,只要对方开了口,她总能拐弯抹角地了解到她要了解的事情,她就是有这个本事。她跟老人们闲聊了一会儿,就有一个老人拿出一张报纸铺在地上让她坐。她就盘腿往老人们中间一坐,很快知道了老人们聚集在这楼里的原因。
一个老人对她说:"我们都是凯达印染有限公司的退休职工。这个厂有7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从青年时进厂到退休,一辈子都在这个厂工作。这个厂不仅是我们的衣食饭碗,还像是一个家,许多夫妻都是厂里的双职工。结婚生子后,有的子女就顶了父母的班,我们对厂子有着很深的感情。但感情不能当饭吃,我们也不是不同意拆迁,本来说好这里是建造商品公寓房,周围是大型超市、商场、菜市场。我们可高兴啦,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毕竟厂里几百户人家可回迁到原址。谁知说变就变了,现在要建造中央商务区了,而且变成了江南市新的行政、经济中心。原先的住户就不再进行回迁,如要回迁,那商品公寓房的房价怎么能跟豪华住宅的房价相比?我们还怎么买得起?我们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要求回迁,要求建造经济型商品房。可被机关的人一句话就顶了回来:现在一切都是市场说了算!我们还打过市长的热线电话,但接电话的不是市长厉坚本人;在江南市政府网上给他发邮件,没见回音;去市信访办,也没有下文。如今,这栋办公楼要拆除了,我们更没有什么希望了。我们要守住这座大楼跟市政府讨个说法!"
江小玫刚刚弄明白了老人们的意图,罗洪刚与经贸委主任霍义东就来到了楼上。江小玫跟罗洪刚、霍义东热情地打了个招呼。
施工队长跟在罗洪刚的后面说:"罗局,您快让这些人走开,本来一架屋可以拆除了,现在已耽误两个小时了还没动工,您看给他们搅的!"罗洪刚鼻孔里哼了一声算回答了他。霍义东已在开始做老人们的工作,江小玫在边上向他介绍她刚了解到的情况。霍义东的眉心绾了个结,转过头对罗洪刚说:"老罗,把规划局的顾骏局长叫来吧?一起跟老人们做做解释工作。"
罗洪刚还没搭话,一个矮胖老人站起来说:"我们不要见姓顾的,我们要见市长,叫厉坚来跟我们对话!"
一群老人立即响应,"对,叫厉坚来!他把'三个代表'整天挂在嘴上,我们要问问他,他是不是真的把我们老百姓放在心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