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临安第一蟀

加入书签


    当尽兴而归的刘芒拖着略带疲惫的身躯回到兴庆坊的悦来客邸时,正坐在大堂中打着瞌睡、夜钓着鲨鱼的店小二顿时被惊醒了过来。

    见要等的客人终于回来,店小二连忙堆起了笑容迎了上去:“刘公子,你终于回来啦!傍晚时分,有几位商家给您送来不少东西呢,有锅、有铁板、有面粉、有盐、有油、有鸡蛋,还有一大堆杂七杂八的……”

    “噢~!咱大宋这效率这么高的吗?好,我这就过去看看……”说着,刘芒连忙跟着小二过去检查了一遍,然后又请他帮忙将材料搬到了客房中。

    在打赏了几文钱给小二哥后,刘芒转身关起了房门后,就一个人在里面撸起衣袖为明天的油条活计忙碌了起来。

    因为做小苏打这些东西要好几个工序,一时半会也暂时做不出来,所以刘芒只好临时用明矾古法来做这面团。

    其实矾在中医里还是一味中药,在抗菌、收敛作用,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化痰、治疗癫痫等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只要不经热油长期煎炸,不长期吃,其实是不怕引起老年痴呆等副作用的。

    当然,相信用不了多久,刘芒就能弄出替代它的小苏打、泡打粉了。

    古法油条的配方无非就是“一碱二矾三盐”,也就是十斤面放一两白矾、二两水碱、三两盐,如果是面碱则要少放一半。

    而按古时一斤十六两,南宋一斤624克计,那按比例就是一斤624克的面粉,3.91克的食用碱,7.81克的明矾,11.71克的盐,温水300克左右,也可加个鸡蛋,再加上必不可少的油和5克塘上色。

    刘芒前世就曾按照这个配方直播制作过古法油条,那口感真的是杠杠的,当时的粉丝都一致好评呢。

    只见刘芒先用热水将明矾、食盐、碱先后化开,然后就倒进面粉,弄出了几十斤的面团。在踹、醒了三回,再盖上了面团让其慢慢发酵后,他这才爬上床沉沉睡去。

    第二天五鼓末时(5点),刘芒就早早醒了过来,经过短短的几个小时的休息,他再次变得龙精虎猛,紧接着又是再次忙活了起来。

    刷锅、刷铁板、验料、调酱,同时还按另一种配方和了一大桶面糊,这一通工作做完,刘芒不但不觉得累,反而感觉更加神清气爽起来。

    说来也奇怪,自穿越以来,刘芒就感觉这具身体似乎时刻都充满了无穷的力量般,甚至就连那记忆力也是强得一匹,不少前世今生曾偶然涉猎过的东西,竟然都是印象深刻、如在眼前般,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招了雷劈后的福利补偿呢?

    想到这些好处,刘芒顿时就有种再让神雷劈劈的冲动……

    忙活完这一切,时间也来到了早上五点半,外面的天色已是渐亮,刘芒连忙将材料搬到了客舍门外。

    这时,听到这边动静的小二哥已是带着一老汉匆匆走了过来:“刘公子早!这位是我二伯,叫刘老根,是我们家那一带出了名的干活好手,刘公子您看……”

    绍兴末年,临安的老百姓的日工资大概是100文,刘芒昨晚托店小二帮忙找帮工时开的工钱竟是直接翻翻到了200文,也许是小二看这薪酬比同行的高出不少,所以就特意关照了自己的二伯。

    这倒也算是人之常情,嗯,这小子有前图,也算有良心,是一个不错的传/销下线发展对像……呃,不,说错了,是位很好的潜在合伙对象。

    看着眼前这位衣着朴素,满脸沧桑,双手皮肤粗糙干裂的老汉,正一脸紧张又期盼地盯着自己看,刘芒不由得想起了后世那些善良、勤劳能干的农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