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山间结伴行-第3/5页

加入书签
    池玄说道,“女施主时日不多,今日到敝寺用过斋食,还请快些起了脚程,到茅山解了身上的毒,免得施主如此惆怅。”说罢,众人看向乐川,果然乐川真在发愁。

    顾慕不免抿嘴而笑,挽起乐川的手说道,“川儿,今日我们便去茅山可好?”

    乐川回过神,并说道:“那便最好,多谢两位方丈指点,乐川感激不尽。”

    池玄说道:“出家人慈悲为怀,施主多礼了,请两位施主移步到斋堂用膳,快快上路罢。”

    池悟起身带两位到斋堂用了饭食,僧饭寡淡无味,乐川这顿饭却吃出了五味陈杂。

    池悟又领着乐顾二人出了寺庙。辞别方丈后,乐川顾慕向东行去。

    乐川方才想起,若是那时在杭州问王涯得知云南名医杨肃住处便好了,若是去了茅山也无法解毒,寻那杨肃也有些许希望,只可惜当时并没有怎么了解杨肃。

    右手牵着顾慕,一路侃侃而谈。乐川顾慕虽以前乃师姐弟,但从未如此交心谈过何事,这也鉴于此前乐川对赵明庭与顾慕的误解。二人边走边聊,说到紫云道长的往事时,顾慕说道:“我比你年长了几岁,早些对此些事情略有耳闻。这李清闲便是李清澜父兄之子。”

    乐川问道:“那李清闲便是李清澜堂兄?”

    顾慕答道:“正是,二人郎才女貌,又都好文学,传闻李清澜稚时常常到李清闲的书塾偷听先生讲课。一来二往二人私下相互爱慕。但二人是亲戚,能会不遭到两家人反对?李清闲一怒之下,发誓终身不娶,上了茅山当起道士。而李清澜家人更是将李清澜锁在院内,不许她出门半步。她便只能在家日夜习练家传刀法排遣内心的怨气,李清澜武功造诣颇高,竟从自家李氏刀法中悟出了一门新的武功,自命名为清澜刀法,清澜刀法的招式,皆以一首闺怨诗命名。”

    乐川想起那日在竹林里王涯念出的那首诗,原来是一首闺怨诗,乐川又问道:“后来如何?”

    “此后,李清澜收了几位徒弟,传他们清澜刀法。她座下有位女弟子叫作贺婧文,此人生性好斗,学成清澜刀法之后仗着自己武功高强,在江湖到处与人比试,兴风作浪滥杀无辜。其实真正将清澜刀法弘扬出去的竟然是贺婧文。”顾慕说道。

    乐川放慢脚步,说道:“这清澜刀法落得这恶名看来是拜贺婧文所赐,难道江湖上无人能制止贺婧文?”

    行了半日,顾慕似乎有些乏了,乐川便从牵手改成挽着顾慕,让她轻松了些。顾慕接着说道:“有的,当时清澜刀法初出茅庐,套路精妙,动作迅猛,当时无人能敌。好多武师前去挑战贺婧文,都被她杀了。”

    乐川说道:“那李清澜不知她徒弟在江湖上掀起风雨?”

    顾慕说道:“贺婧文每日在江湖兴风作浪胡作非为,江湖上得了个称号,妖女贺婧文。她的作恶多端令其师父李清澜前去制止,哪知当时已是茅山道士的李清闲也在长安捉拿贺婧文,二人意外在长安重逢。旧情人再次相见,百感交集。李清澜苦苦哀求李清闲与她一同私奔,可李清闲怎么也不答应下山。期间不知二人发生何事,李清澜最后服下早就备好的断梦毒草。便发生了池玄法师看到的那一幕。”

    乐川叹了口气,说道:“这段孽缘真是让人惋惜。”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条小溪。

    扶着顾慕来到溪前,让顾慕坐在溪边树下休息。

    顾慕气息尚弱,坐在树下胸口起伏不止,乐川又去舀了一捧水让顾慕喝下,自己也坐在顾慕身旁。

    天气虽然微凉,但并不觉冷,微风拂动树枝上的黄叶纷纷落下,落在二人身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