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讲武堂-第5/6页

加入书签
        混元教义军裹挟流民数十万众,教首刘之协号天王,自称是弥勒转世。

        大明宣武元年,满清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八。

        这里面,本地举子大多都是两广人士,他们为了参加科举,大多都已经剪了辫子。

        并着手处理那些,想趁着广州战乱,浑水摸鱼,杀人劫掠的贼匪,以及一部分破坏军纪的乱兵。

        杨举人寻了几个青皮混混,每天都跑到许家的酒楼里闹事,弄的许家的生意没办法做。

        许云深闻言,脸上的表情明显有些意动。

        而不是催命符!

        但他对面的许青山还是开口说道。

        有秀才功名在身,他的生活虽然称不上大富大贵,但顾住温饱还是没问题的。

        但要是清军打回来了,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对普通百姓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唯有大明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他们平静的生活才能继续的下去。

        听到这边有人说想要投军,茶摊的老板陈阿四走过来建议道。

        三月初,修整数日之后,明军继续北上,过宜章,进入郴州境内。

        社会大环境如此,朱靖垵对此也没什么好办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基层军官的能力水平,便代表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水平。

        由此,数十万流民人人奋勇,向着襄阳府而去。

        所以,中年人许青山蹉跎了半生,却也只得了一个秀才的功名。

        “明军威武,王师必胜!”

        沉闷的战鼓声响彻原野。

        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普通士兵接触最多的军官,是沟通主帅和士兵的桥梁,是主帅用于指挥军队作战的最重要的触手。

        那是因为他家出了变故。

        许云深他爹之前曾经惹上了官司,多亏许青山出面,这才得以解决。

        朱靖垵骑在马背上,在众多明军士卒的簇拥下,缓缓向着城外开去。

        清军的军纪如何,大家心中都有数。

        大明又没有强迫他们非得留辫子!

        虽然当年经历过广州屠城之事的老人,现在都死光了,可广州城内的那座谢恩牌坊,却是还在呢。

        咚!咚咚!咚咚咚!

        襄阳!

        因为朱靖垵知道,一支军队的灵魂,便是基层军官。

        最后哪怕是许青山这个秀才出面,他们家也只能是破财免灾,将酒楼过给了杨举人,换取他爹能够平安出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