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兵家必争的补给线-第2/6页

加入书签
        “传令大军,可以开始着手招降关内清军残兵了。”

        思索了一阵,朱靖垵又接着说道。

        “对于此战的战俘,十三抽杀便免了,行十一抽杀吧,算是给赤水墟等地遇害的百姓一个交代。”

        “剩下的人全部剪掉辫子,编成前锋营,等到肇庆之战,让他们去打前锋!”

        朱靖垵知道,自己坑杀降兵的事情,可能会加大明军以后对清军进行招降纳叛的难度。

        但是,就目前而言,他的底线还是无法让他对屠城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悄然间,原来的十三抽杀已经被他更改成了十一抽杀!

        很显然,朱靖垵虽然有底线,但并不高……

        他之所以要将清军战俘手下留情,编为前锋营,主要还是为了弥补现在明军的兵力不足问题。

        据朱靖垵所知,广东清军绿营兵的兵额为六万九千人。

        现在,两广总督杨景素一口气调集了其中半数汇聚于肇庆府。

        哪怕是刨除其中被吃了空饷的缺额,现在肇庆府所汇聚的清军兵力,最少也在两万三四千人。

        再算上杨景素的督标,以及广州将军所率领的,前来督战的广州八旗。

        现在肇庆府方面的清军兵力总额,差不多在三万人上下。

        而明军现在的总兵力,哪怕是把水师算上,一共也只有一万一千人。

        兵力对比,差不多已经到了三比一的程度。

        这一仗,是真的不好打!

        但问题是,清廷是不会给大明慢慢种田发展,积蓄实力的机会的。

        这一仗,如果朱靖垵现在不打,那等清军调集数省兵力围剿广西,大明所面临的局势,只会更加危险。

        是故,这一仗大明必须打!

        还是只能胜,不能败的那种!

        败则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对现在的大明来说,每一分力量都是宝贵的。

        而历史也是无数次证明了,能否用好降兵,乃是一个政权能否成事的关键。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吧。

        李自成正是因为用好了归降他的明军边军精锐,这才能在东出商洛山之后迅速发展壮大,直至席卷了大半个天下。

        而清军也是因为用好了归降的绿营兵,这才能入主中原,平定三藩之乱。

        如果没有明军的边军加入,那流贼就永远只会使流贼,而成不了气候。

        如果不是绿营兵顶在前面为了大清而拼死作战,就凭八旗的那些人口,就是死光了也不可能坐的了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