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回家

加入书签


    我是走了二十里路才回到家中,已经是黄昏。

    没想到才几个月的时间村里已经通电了。我感到惊喜。我爱家乡的山山水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

    记家乡有一条石板路,是从一个大财主捐资修建的。大财主的青砖瓦房至今还保留着。他的后代都离开了这里,搬到大城市去了。每年的清明节挂枪扫坟回来一次。这条路有十公里长。是联系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

    我从小学到中学,都是沿着这条石板路一直读完高中考上北州师范。每当在我的记忆中出现这条石板路时,我看到了我的童年少年的影子。

    我记得自己读一年级我才四岁。那时,村里的小学没有学前班,启蒙就从一年级开始。我读一年级的年龄不合格,我奶奶把我的年龄多报了三岁。现在我的党案年龄比实际年龄大三岁。

    那时读书是不需要爷爷奶奶或者父母接送,小孩子也没有现在的孩子骄气。摔倒了,哭也没用,自己爬起来往前走。

    每当我回忆起这条路,我感到无比的亲切。

    我曾经写了一首诗叫我的老家在农村。发表在市文联编的《资江》杂志上,后来不知谁把这首诗谱了曲。还流行了一段时间。

    现在我把这首歌曲献给书友们欣赏一下。

    我的老家在农村,

    那里有我牵挂的人,

    古老的石板路,

    见证了我的青春。

    我的家乡在农村,

    那是我生命的根,

    古井的水孕育我的生命

    枝繁叶茂离不开你,

    我的家乡在农村,

    村前的小河,

    留下我少年戏水身影,

    千年古树仍然郁郁青青。

    我的家乡终于有了点变化了。在我见的村子中,我的保存了中国最古老的最原始的村落。

    这是有古老的木板房,在我住的村子里,有一棵上千年的桑子树。每年都有喜鹊在树上做窝。树下有一口古井,冬暖夏凉。是全村的生命之泉。在古井的旁边,一口井水塘。塘里的鱼非常好吃。每逄过年,是家家户户招待客人的上等佳肴。

    中间的十年,由于生态的变化,喜鹊没了,古井依旧在,桑树叶依旧绿得发光发亮。

    这里至今还未通公路,与外面的世界的联系全靠两腿走路。

    村子的房子全都是木板房。村前有一条古老的河,河水清澈见底。终年不干。村前还保持用木制的水轮车碾米。村民们吃的是用水轮车带动石磨磨成麦粉制成挂面。

    挂麦晒干发黄,虽然没有用现代化磨粉机制成的挂麦好吃,千百年来,村民习惯了,反而对从城里来的挂面不习惯。

    我现在家里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和七十岁的奶奶。从小和我相依为命。

    我的母亲在我七岁时病故了。父亲娶了继母后,搬到县城里去住了。从此,父亲几乎没有回家过。

    我带着弟弟和妹妹和奶奶过着自力更独立自主的生活。父亲在我心目中,只是一个符号。母亲虽然死了,总是出现在我的梦中。母亲死时,才二十八岁。可是,她教会了我的勤劳和善良。

    贫穷教会了我的坚强和不懈的奋斗。

    离自己屋越来越近了,突然,一条白影向我迎了过来……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