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3/4页

加入书签
    关总又说:“当然,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走大家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我们的全部理想。”

    吴桐心想所谓“最终”是指什么时候呢?是共产主义实现的那一天吗?这么说来关总是追求遥远的共产主义理想了。这么正确的事自然谁也不好反对。可他又迷茫起来,想也许关总是有道理的吧,理想这东西所以诱人正因为理想仅仅是理想,只要心里有理想在,人人都会活得平心静气,以苦为甘了。因为光明在前呵。转而又想,可如果照目前这种样子下去,等到了理想实现的那一天,剩给老百姓的东西还会有多少呢?

    也许关总看出吴桐的忧虑,安慰说:“小吴,一切我都心里有数,我绝不会为谋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而不顾广大群众的利益,我反对何王的做法,自己又怎会与他们同流合污呢。泰达是全体泰达人的,现在是,永远是。”

    吴桐能听出关总的话是真诚的,可又觉得这真诚的后面有一种摇曳不定的东西,他难以把定。

    关总又说:“小吴,有一件事情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听说王梅在下台前滥用职权慷国家之概,向许多人许诺这样那样的好处。你说我应该不应该认可她的许诺呢?”

    吴桐觉得胸口一疼,张张嘴不知该如何说。这时小汪从厨房探头出来,问可不可以上菜。

    关总乐呵呵地说:“可以呵。我们谈完了。”

    谈完了。吴桐在心里体会着这话。

    关总看着吴桐问:“小吴,知不知道程巧的下落呀?”

    吴桐回答:“不知道。”

    关总问:“能不能打听到?”

    吴桐说:“能。”

    关总说:“小程是个好秘书呵。”

    吴桐问:“关总想把她聘回来么?”

    这时伯母系着围裙从厨房走出。

    关总适时转向冲她打哈哈,说:“伯母是个好厨师呵。”

    好厨师做出来的菜,吴桐却没胃口。

    从关总家出来,吴桐心里空落落的,有种几近绝望的感觉,这感觉是空前的。

    103

    小年这天,一早双桃打来电话,问吴桐回不回姥姥家过节,吴桐清楚自己不会去,张嘴却问了句马尼去么?双桃停顿了一下,说去。又说他去等于是个动物,没妨碍的。吴桐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话没来由,赶紧说他去他的,可自己已有了安排,双桃问什么安排。吴桐说下乡。

    吴桐所说的下乡是送包师傅一家的骨灰下丧。这事是机械队常师傅他们张罗的,大伙认定让泰达出钱买墓地难以实现,便商量凑钱买块墓地。吴桐听说后表示自己也算一份。在操办过程中吴桐把事说给毕可超,毕可超有不同看法,认为买墓地主要是考虑亲人的祭祀,而包师傅死的是一家,近亲又不在这座城市,进墓地没多大意义,不如在大山里选个地方葬了,让他们一家人独享清静。毕可超还说如果同意,他可以和那位岳主任协商,就葬在他们的村后的山上。吴桐觉得毕可超的想法有道理,便把这层意思转达给常师傅他们,结果他们也认为可行,反过来毕可超又做通了岳主任的工作,就这么定了。

    分两路进发,常师傅一伙人坐毕可超借的一辆中巴,护送包师傅一家的骨灰。毕可超的车拉着吴桐。小车快,先到了岳主任家。后一块出来在路口等常师傅他们,等到了便一起往山上攀登。毕竟私下葬人有违政策法规,一行人迸声顿息,不敢张扬。到山半腰岳主任左顾右盼,在树间选了一块空地,齐动手挖出一个墓穴,在往里摆放骨灰盒的时候大家的意见发生分歧,有的说把孩子放中间,包师傅两口放两边,有的说不应该把夫妻隔开,但是把孩子放在那边又意见不一,最后岳主任提出呈“品”字型摆放,孩子在上,父母在下,这样既体现了孩子是“小皇帝”,又让两口子相亲相依,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就这么将包师傅一家葬下。出于为岳主任考虑,不使他担干系,没留坟头,更没立碑,只在附近的一棵松树上做了标记。说起来包师傅一家虽然活着时不如意,而死后也算得上称心,可谓是青山为碑松为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