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永王抢占江南

加入书签


    李亨在平叛,节制南方的永王李璘,率领大军进犯江淮,发动”永王之乱“。

    此时,远在成都的唐玄宗李隆基知道儿子登基的消息,当然不甘心。

    为了避免唐肃宗权势过大,唐玄宗在身边人的建议下,发布了《命三王制》,也就是将全国的军政大权交给诸王。唐玄宗任命永王李璘担任江陵大都督镇守南方,任命丰王李珙为武威大都督统领西北,任命盛王李琦为广陵大都督统合东南。

    唐玄宗指定的这个分区统治的政策,目的在于牵制唐肃宗李亨的势力,但没想到的是,诏令还没实行,李亨征讨叛军的消息就传到成都,唐玄宗只能重新斟酌制衡唐肃宗的对策。

    丰王和盛王的领兵地在西北和东南,本来就路途遥远、难以赴任,唐玄宗决定,只派永王李璘前往江陵,江陵距离长安和洛阳路途较近,如果李璘能掌握兵权,就能牵制唐肃宗的力量。

    唐玄宗对永王李璘寄予厚望,他任命了老练的政治家长沙太守李岘为李璘的副手,并让老将季广琛与谏臣高适作为李璘的左膀右臂。

    李璘到江陵后不负众望,很快将江陵等南方重镇的唐军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了以江陵为中心的新的军事政治集团,不但控制了江陵等战略要地,还形成了与灵武的李亨分庭抗礼之势。

    李亨敏锐地感受到李璘的威胁,但刚即位的他忙于稳定灵武的政治局势,没有余力去阻止李璘的行动。

    听闻李璘在江陵扎稳脚跟,李亨暗令命令中书舍人贾至以唐玄宗的名义颁布诏书,命令永王李璘交出在江陵的权力,只身回到蜀中。

    辅佐李璘的大臣李岘和高适等人,听闻皇帝诏命,知道斗争即将开始,放弃了他们在永王集团中的职务奔赴灵武,投奔到李亨的灵武朝廷去。

    虽然一些核心部下投奔了肃宗,但李璘的麾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坚定地支持李璘,两个集团的对立加深了。

    李亨面对李璘的威胁,想要通过和平手段对其予以瓦解,但李璘自恃手握强兵,率先发动了军事行动,他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进军理由,去帮助睢阳守江。

    此时,唐将正在睢阳孤城与河南地区的安史叛军进行殊死搏斗。由于敌我双方实力悬殊,怀恩开始向周围唐军求援,永王李璘就以援助为名带兵出征,但他进军的方向不是河南,而是东部富庶的江淮地区。

    李璘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得到朝廷认可,属于擅自行动,他进攻江淮的战略目的也很清楚,只要掌控了富庶的江淮地区,就有了和朝廷分庭抗礼的财政支持,可以为夺取天下做准备。

    见到永王的擅自行动,李亨也知道不可能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于是他将李璘的军事行动定性为叛乱,命高适等人为节度使。

    虽然高适曾经跟过永王,可李亨对他的好,高适是知道的!

    李亨总给奖励,这还不算爱护?

    就算文臣当不成了,当个节度使也可以啊!

    为了大唐百姓,他高适可以去拼命的!

    可为什么高适一回来,还去了江陵?难道李亨有意征讨,甩开唐玄宗跟自己战争?

    永王紧张的很,连跟人玩乐都心不在焉的。好在之前唐玄宗给他送了信,还支了个收拢人心的招,这才让永王体面的继续努力。

    然后?然后就一边紧张一边玩了。文青这种东西,不用多搭理它。

    而永王群臣也听闻早就去灵武的高适忽然有了重新招人的征兆,跟着一块紧张起来,文青的奏疏都少了,开始跟永王写报告,说些经略天下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