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琪很快就忘了闪念之间的胡思乱想,她还要忙公司的事情和节目的事情。
公司的人都在忙,不论是节目部的,还是经营部的,人人都很敬业,就连那个日本女孩也在忙忙碌碌。
跟着宁超英来到兄弟传媒公司的小林惠子,宁超英介绍她时,都是洋洋得意地说她是日本人,她自己也口口声声地说是日本人。
中国人和日本人看上去是不好区分的,谁也不会把能够证明自己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的身份证、护照、劳工证等有关的身份证明贴到脑门儿上。
当然,中国人和日本人也是有所区别的,比如说语言的差异等等。
而能够证明小林惠子是日本人的,也正是她那口说得乱七八糟的中国话。仔细地听听小林惠子说的中国话,就特别地像外国人说中国话,比如,在打电话的时候,“嗨,你嚎(好),我是日本的小林灰(惠)子,我得(打)电话给你……”有时候,她说话就不会这么费劲儿,但在办公室里,她一定是这样的一副腔调。
这副腔调说起话来难免会磕磕绊绊,但却丝毫不影响小林惠子的工作热情。
或许是由于这副腔调的缘故,也或许是日本人与中国人的确有些不同,小林惠子终究有些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说来也奇怪,就是她这副腔调儿,与办公室其他的经营人员相比,她显得有更多的客户。她和宁超英不外出的时候,宁超英待在办公室里,除了臭贫,就是抽烟喝茶瞎溜达,而小林惠子却不一样,时常会听见她在打电话。
一般的业务员总是上门去见客户。
当然,登门拜访也不是你想去就去的,知道了你的用意后,客户一般会推来推去的不想见面。这也难怪,林林总总的广告媒体,投放广告的客户少,等着吃广告饭的人多,广告经营者不得不赤膊上阵,使出浑身解数以期拿到客户的单子。为了一个单子,各有各的招,盘内招、盘外招、嘴上招、手上招、回扣招、献身招、吃饭招、死缠烂打招,招招都是独门秘器。因此,那些有点儿名的广告主,一般都是对那些广告经营者们唯恐避之不及。
但让兄弟传媒公司其他的经营人员羡慕的是,小林惠子约见的客户却往往不会推三阻四。虽然她说话颠三倒四、磕磕绊绊的,沟通起来很费劲,可当对方听清了小林惠子的邀约时,却往往会很热情地和她聊一聊,很少有人直接谢绝,尤其是赶上对方是男性时,则更是热情有加,不仅会爽快地答应见面,而且答应见面就见面,从没有拖拖拉拉的。
还有更让人羡慕的是,居然会有一些大小公司的老总们主动地跑到兄弟传媒公司的楼下,或直接走进办公室的大门求见小林惠子。事情谈成谈不成暂且不说,单从如何约见广告客户这一点上,小林惠子就胜出他人一筹。
其实,仔细地想一想,在联系和约见客户这一点上,小林惠子也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在与客户交流时,有两个意思她是开门见山就要说清楚的:一是,她是日本的女孩子;二是,我想见您。
可就这两层意思,对一些人来说,就像是魔咒一样。
有一位什么公司的老总,五十多岁的男人了,接完小林惠子的电话后就兴冲冲地跑到兄弟传媒公司找小林惠子,为的就是看看这位说着颠三倒四的中国话的日本小姐。
这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在会议室里山南海北地和小林惠子吹嘘自己的业务,像吃了蜜蜂屎一样美滋滋的,还没弄清楚小林惠子承揽什么广告、在哪儿投放广告,就迫不及待地要请小林惠子出去单独谈谈。
但那位五十多岁的男人错了,小林惠子显然不是只会说几句简单的中国话那样简单,她知道这是个做梦都想占便宜的主儿,怎会跟他出去?于是便沉得住气,吊着这个男人的胃口,继续聊。聊什么?当然不是东一句西一句的闲聊,而是一脸纯真好奇的样子,说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聊这个男人的事业。这个男人想入非非、心不在焉,说话不过脑子,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说了些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