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纷乱的堆积着残肢断臂,干涸的血痂让地面显现出一种恶心的暗红色。清风吹过,夹杂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许多乡勇在战斗时,亢奋使然,勇者不惧。然而此刻,看着遍地触目惊心的场景,他们却开始胆怯,仿徨,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场面,深深的刺激他们的每一条神经。
当他们熬过这几天内心的煎熬以后,即将完成内心的蜕变。他们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农户了,他们有了可以在这乱世,为了生存,以命相搏的力量与勇气。
众乡勇合力,在村落外围的荒僻处,开挖了数个大坑,将叛军尸首尽数埋葬。
此时正直六月,若处理不当,**的尸首必当臭气弥漫,令人作呕。加上这支叛军队伍莫名失踪,极有可能会有其他叛军前往调查,不能留下任何蛛丝马迹,让敌人有迹可循。
为了防止有叛军偷袭村庄,李显将暗哨安置在了很远的地方。暗哨不是别人,正是毛九,毛九心思缜密,可堪大任。这期间,训练了好几个斥候,均是有模有样。
俨然,此时的乡勇,已经完成了蜕变,虽然作战经验仍严重欠缺,但此时,他们已经勉强可以称作是“兵卒”了。然而,接下来的计划就让李显进退两难了。
是继续驻守村庄,还是率众乡勇转战他地?继续留守,若被叛军细作发现,很可能引来大批人马围攻,殃及乡民。若是转战他地,又该往何处去呢?毕竟他们仅有百余人,难以有大作为,而李显的钱粮,也不足以支撑他扩充编制。
尚未等到李显作出决定,有人就替他把计划布置好了。
这一日,驻扎在外的毛九来报,蔡阳县城方向涌出小股骑兵,大约有四十余骑,恰巧经过毛九掩藏之地附近。这些人向南疾驰而去,卷起阵阵尘烟。远观这些人,皆身形健硕,身披皮甲,装备精良,俨然都是叛军的精锐。
此时此刻,这批精锐虽人数不多,可西北方向前线战事胶着,他们怎么会突然向南而去,此地可是南阳郡最南端,继续向南不足百里,便是南郡地界。莫非是荆州刺史王睿领兵从南郡袭杀而来?李显不解,众人亦一头雾水。但是,这四十余骑此行绝不平常!
既然有此突发情况,李显决定立即带人,从小路,向那四十骑的方向追去。简单收拾些干粮,百余人便一路向南,沿路追寻前进的马蹄印。野旷本草木丰茂,此时却蔫吧在一起。焦灼的热浪一波接一波吹在众人脸上,汗水打湿衣襟。追寻的众人气喘吁吁,一路疾行,向南追寻了四十余里,可马蹄印却暗淡了。
失去了追寻踪迹的李显等人掩于草木下,李显随手抹了抹额头,问随行的乡勇道:“可知此为何处?”有人答道:“此处属于千羽乡,距吾乡三十余里,向西六七里可至育水,向南六十余里至渔梁渡口。”李显听完略微思考,突然发问道:“渔梁渡口?此为何处?”“此渡口位于南阳郡之蔡阳县,邓县与南郡三地交接之处,渡口水深,可泊大船,为四地经商走水之要地。”
李显沉思片刻,笃定道:“吾料那叛军四十余骑定是前往那渔梁渡口!全速出发,渔梁渡口!”甘宁与程平二人相视一笑,便向前奔去。这些时日以来,李显做了许多果决的判断,虽时有人迟疑,可最终却证明李显的判断是对的,这似乎是一种天赋,这一次,他们依然相信李显。
众人沿荆棘小路,疾行了近一个白昼,终于在接近傍晚时,即将抵达。此时天色已渐黄,空气也未有晌午那般灼热。眼看即将到达渔梁渡口,却连马儿的影子都未发现。李显不禁怀疑,是不是自己判断错了,莫非那些人,一开始的目的地就不是此处?
正在李显自我怀疑之时,一声马嘶令所有人瞬间安静下来。李显立即止步,示意众人俯身。李显匍匐向前,翻越一处小坡后,发现不远处,四十余战马安静的被栓在地上,低头啃食。不是那四十叛军又是何人?只是,此时战马在此,却只有寥寥数人看守,其他人不知所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