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火山三大殿-第4/5页

加入书签
    这次朱棣让大家直言上书,萧仪还有邹缉、李时勉等人都勇敢上书,指出营建北京城以来的各种弊端。太子这次特别老实,因为他长记性了,自从朱棣登基以来,太子之位来之不易,很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被立为太子之后,朱高煦等人依然坚持不放弃的原则,继续加害太子以及太子身边的辅佐大臣,而且朱棣也多次怀疑太子要夺取帝位,所以太子身边的人一直被打压,被杀,经历了这么多残酷的斗争,太子学聪明了,以前你让我说话,我说了,但最后都是错,现在我保持沉默,不说话看你还怎么找我的碴。反正已经有那么多人上书反对了,也不差我一个。

    太子在这次的风波中,一直是冷静观察,保存实力。所以这次朱棣被朱棣贬官的人和下大狱的人都没有牵扯到太子以及太子身边的辅佐大臣。太子的这一举措也暂时缓和了和父亲朱棣之间的紧张气氛。

    那为什么大家都直言上书,为什么李时勉和邹缉没有被杀,也没有被贬呢?

    事实是,李时勉当时上书的内容大多数是批评一些官员的政务,并没有言及皇上,而且李时勉书里的内容大多数是特别实用的建议,所以朱棣暂时放过李时勉。大概半年之后,李时勉反对北征,有人就趁机诬陷,说李时勉诽谤皇上,这个诬陷可谓正合朱棣的意,朱棣顺势就把李时勉关进了大狱。

    邹缉又不一样了,他是有身份的人,他的身份就是皇太孙朱瞻基的辅导员,也就相当于朱瞻基的老师,在朱棣北征期间,朱瞻基奉命留守北京,邹缉全心全意辅佐朱瞻基,朱瞻基对这位老师也很是尊敬,也很看重。俗话说爱屋及乌,朱棣对这位孙儿的宠爱无人能及,所以对他身边的这些人也很宽容,看在朱瞻基的面子上,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还表扬他敢于直言,还给邹缉升了官。朱棣给邹缉升官也是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很大度,虚心接受大臣的建议。所以呢,跟着朱瞻基混准没错,人家说真话被杀了,自己说真话还反而被升官了,真是跟对了人啊。不管是以前太子之位争取期间,还是太子不断被朱高煦诬陷期间,虽然朱棣对太子不断的打压,怀疑,惩治朱高炽身边的辅佐大臣。但是从来都没有对朱瞻基动过手,不管外面风浪再大,朱瞻基永远都是被朱棣保护在安全温暖的房子里面。

    朱棣不会也不可能让朱瞻基卷入任何一场****,甚至哪怕有一点点对朱瞻基不利的事情,朱棣都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朱棣对朱瞻基的保护,就像对大明王朝的保护一样,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分毫。要想让朱瞻基稳稳的走上皇位,就要提前给他积攒一些有能力的大臣。而且,还要让他们对朱瞻基抱有感恩之心,这样才能死心塌地的为朱瞻基尽忠。所以朱棣在这些方面给了朱瞻基最大的帮助。

    萧仪被杀以后,谁也不敢指责朱棣了,但总要有人为这件事情买单,不敢把矛头对准皇上,大家就把矛头转向了当权大臣们。一时间,朝廷乱了套了,言官们责怪权臣,权臣说言官瞎嚷嚷,不懂国家大计,双方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口水战,唾沫横飞,互相指指点点,一点都不像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所谓的冠冕堂皇、衣冠楚楚这个时候用再适合不过了。

    朱棣看到他们在面前吵吵闹闹的,真是烦透了,大喊一声:“都给我滚出去。吵吵吵,一天到晚吵吵吵,吵的我脑仁疼,看看你们现在的样子,跟市井泼妇有什么区别,喜欢吵是吧,好,都给我滚出去,全部跪到午门去,好好吵个够,必须吵出个所以然,必须吵出来个结果,不然就一直跪着。”

    朱棣下令惩罚满朝文武,让他们全部都跪到午门外的石头地板上,好好骂去吧,别再烦我了。

    双方甩开膀子开始互骂了,你指我,我指你,言官和权臣,都是体面的大官,但在今天,在午门,大家都跪在地上,什么面子?什么身份?统统滚蛋,今天就是要骂个够,把心里的不痛快都骂出来。就在大臣们跪在午门的石头地砖上互相骂的起劲的时候,朱棣派人过来问:“骂了一天了,有什么结果没有。”意思就是知道错了吗,反省好了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