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人马一路前行,终于来到了大明的京城——南京。迎接准太子的人早已经在正阳门等候,武将文官在前面带路,朱高炽一家乘坐马车一路穿过承天门,在此下车,从这里一步一步走向太子之位。明成祖朱棣在奉天殿召见了朱高炽一家,并下旨正式封朱高炽为太子,封朱瞻基母亲张氏为太子妃,择日举行册封大典。之后单独留下朱瞻基谈话,朱棣已经好几年没见这个心爱的孙儿了,今天一见,当时襁褓里的小婴儿已经长成一个五岁的小小英俊少年了。朱棣面带笑容的招呼朱瞻基过来身边,朱瞻基乖巧的走过去,朱棣满眼宠爱的看着这个好圣孙,一边拉着朱瞻基的手一边说:“瞻基,让皇爷爷好好看看,一转眼,我的小孙儿都长大了呦。皇爷爷等会儿带你吃好吃的。一路从北京赶来南京,累不累?”朱瞻基说:“回皇爷爷,我不累,我在路上看到很多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不一样的民俗,看到不一样的农作物,很有趣。”朱棣说:“哎呦,我的乖孙儿真厉害,这些都观察到了。我们大明的江山幅员辽阔,还有很多你没有见过的山河大海,皇爷爷以后带你一起去看。”朱瞻基说:“谢谢皇爷爷。”
过了几天,册封太子典礼的日子到了,没错,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般这种大型的典礼都是提前选好的日子,有专门夜观天象的官员,他们肯定不会选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日子。礼部的官员们把典礼准备的妥妥当当,朱高炽身穿皇太子礼服,头戴皇太子王冠,腰间佩戴玉饰,在古老而又庄严的音乐中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礼仪,满朝文武都列队左右,齐声祝贺,整个典礼很隆重。
立完太子,朱棣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左右摇摆了。这个时候也该给其他两个儿子封王,让他们去属地吧。经过一番思考,朱棣封朱高煦为汉王,封地为云南,封朱高燧为赵王,封地彰德。朱高煦一听自己被封到云南(当时的云南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地方),抱怨的说:“父皇,我有什么罪啊,为什么把我封到万里之外(我何罪,斥我万里)?”朱棣听后很不高兴,不过心里也有点觉得过意不去,毕竟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很好,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太子朱高炽也为朱高煦求情,朱棣就答应让他让他暂时留在南京。
朱高煦虽然没有被封为太子,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私下里不断搞小动作。朱高煦留在了京城,他还向朱棣要来了天策卫,唐太宗李世民有个封号是“天策上将”,朱高煦因此经常把自己比作李世民,还放言:唐太宗李世民是天策上将,而我拥有了天策卫,这并不是偶然。(唐太宗天策上将,吾得之岂偶然)。朱高煦整天毫不避讳的说这种话,明摆着就是告诉朱高炽自己不放弃太子之位,告诉那些大臣们,自己就像李世民一样,说不定哪天就上位了,最好跟自己站一边(唐太宗李世民曾发动玄武门事变,成功当上太子。)。
有一次,明成祖朱棣命令太子朱高煦以及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皇太孙朱瞻基一起拜谒孝陵。这一天真不巧,是下雨天,地面湿滑,太子朱高炽身体肥胖,而且一只腿有残疾,本身就行动不便,加上地面湿滑,走着走着突然摔倒了,朱高煦看到了,毫不掩饰的嘲笑道:“前人失跌,后人知警。”皇太孙朱瞻基听到了,立刻回应道:“更有后人知警也!”朱高煦回头看了一眼一脸严厉的朱瞻基,表情都变了。
朱高炽虽然已经被立为皇太子,但好像没有得到太子应有的待遇,比如应该有的辅佐和权利,而且得到了限制。1404年(永乐二年),册立太子不久,朱棣就下旨了一道规定:凡是文武百官朝拜东宫,同进同出,不能单独留下见太子。这很明显就是怕太子跟朝臣单独来往,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在皇位面前,父子,兄弟,亲情,全都是扯淡,只有握在手里的权利才是最靠谱的,从自己侄子手里夺来皇位的朱棣最清楚这一点,所以自己当上皇上以后,对身边任何人都很防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过了几天,册封太子典礼的日子到了,没错,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般这种大型的典礼都是提前选好的日子,有专门夜观天象的官员,他们肯定不会选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日子。礼部的官员们把典礼准备的妥妥当当,朱高炽身穿皇太子礼服,头戴皇太子王冠,腰间佩戴玉饰,在古老而又庄严的音乐中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礼仪,满朝文武都列队左右,齐声祝贺,整个典礼很隆重。
立完太子,朱棣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左右摇摆了。这个时候也该给其他两个儿子封王,让他们去属地吧。经过一番思考,朱棣封朱高煦为汉王,封地为云南,封朱高燧为赵王,封地彰德。朱高煦一听自己被封到云南(当时的云南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地方),抱怨的说:“父皇,我有什么罪啊,为什么把我封到万里之外(我何罪,斥我万里)?”朱棣听后很不高兴,不过心里也有点觉得过意不去,毕竟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很好,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太子朱高炽也为朱高煦求情,朱棣就答应让他让他暂时留在南京。
朱高煦虽然没有被封为太子,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私下里不断搞小动作。朱高煦留在了京城,他还向朱棣要来了天策卫,唐太宗李世民有个封号是“天策上将”,朱高煦因此经常把自己比作李世民,还放言:唐太宗李世民是天策上将,而我拥有了天策卫,这并不是偶然。(唐太宗天策上将,吾得之岂偶然)。朱高煦整天毫不避讳的说这种话,明摆着就是告诉朱高炽自己不放弃太子之位,告诉那些大臣们,自己就像李世民一样,说不定哪天就上位了,最好跟自己站一边(唐太宗李世民曾发动玄武门事变,成功当上太子。)。
有一次,明成祖朱棣命令太子朱高煦以及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皇太孙朱瞻基一起拜谒孝陵。这一天真不巧,是下雨天,地面湿滑,太子朱高炽身体肥胖,而且一只腿有残疾,本身就行动不便,加上地面湿滑,走着走着突然摔倒了,朱高煦看到了,毫不掩饰的嘲笑道:“前人失跌,后人知警。”皇太孙朱瞻基听到了,立刻回应道:“更有后人知警也!”朱高煦回头看了一眼一脸严厉的朱瞻基,表情都变了。
朱高炽虽然已经被立为皇太子,但好像没有得到太子应有的待遇,比如应该有的辅佐和权利,而且得到了限制。1404年(永乐二年),册立太子不久,朱棣就下旨了一道规定:凡是文武百官朝拜东宫,同进同出,不能单独留下见太子。这很明显就是怕太子跟朝臣单独来往,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在皇位面前,父子,兄弟,亲情,全都是扯淡,只有握在手里的权利才是最靠谱的,从自己侄子手里夺来皇位的朱棣最清楚这一点,所以自己当上皇上以后,对身边任何人都很防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