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4页

加入书签
    马永刚在海川市的繁华街道上穿梭、徜徉,他新奇地东瞧西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一下吸引了马永刚的目光,此时的金州市还没有这么多的高楼大厦,那些高低错落的办公大厦,最高的有四五十层,最低的也有三四十层,居住楼群大都有三四十层高。海川市的纬度恰好处在北回归线上,人们惧怕的正是阳光,所以楼与楼之间挨得很近,正好遮住了强烈的光线,绝不像北方人那样,每座楼房还要分出金银铜铁角,金银角自然是向阳的房屋,楼与楼之间必须要拉开相当的间距,保证充足的阳光。而且还有,因为某些开发商不顾群众利益,建筑高楼大厦,挡住了居民楼的光线,受害者们常常要闹到市政府,或者把开发商告上法庭,要么就拉出横幅标语——“还我阳光!”真是十里不同天啊,何况这里与金州市相隔几千里。

    他买来海川市的各种报纸,一头扎进各类招聘广告中,那些职位和薪水都很诱人,大本以上文凭,有一定工作经验,独独年龄成了最大的障碍,大部分的招聘广告都要求应聘者在三十五岁以下,甚至三十岁以下,而自己已经四十挂零了,无疑是老同志了。四十多岁是个非常微妙的年龄,你要么就是功成名就;或者为自己卖命,有自己的公司;或者为公家卖命,有职有权有头有脸,这些人,谁还会去挤在应聘者的队伍中呢?你要么就是四零五零失业下岗人员,这些人大多数没有多少能力,常常等待政府救济或等待政府安排就业岗位,也不会挤在应聘者的队伍中。独有你马永刚是个特例!可是,马永刚不信那个邪,他到理发店剃掉了头上那些长长的烦恼丝,留了一个神气十足的高平头。他跑到大商场,花了两千多元,买了一身名牌服装,对自己刻意进行了一番包装。上身是红色的鳄鱼牌短袖T恤衫,下身是白色的皮尔卡丹老板裤,脚上是一双棕色的皮凉鞋。他还买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公文包,站在试衣镜前的马永刚,完全变了一个人。虽然还是那样长、那样黑的马脸,还是一米八几的大个子,但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老气横秋的公务员马永刚了,俨然一个白领,一个新生的中产阶级人士。

    他迈着自信的步伐,昂首阔步地走进了一家又一家气派的大公司,他使出浑身解数,和那些招聘人员侃侃而谈。渐渐地,他的神情有些黯淡起来,步伐也开始沉重起来,那些招聘人员,大都是二十多岁,或者是三十来岁,一群漂亮而富有青春气息的年轻人,他们穿着洁白的短袖衬衫,扎着鲜艳的领带,眼睛亮亮的,聪明而自信。他们大都操着南方鸟语普通话,最后一个字拖着长长的尾音,马永刚不会鸟语,只能操着一口金州腔,显得是那样的生硬、呆板。他感觉自己的金州腔就像是一把长矛,那些鸟语就像是一团团飘飞的柳絮,长矛和柳絮怎能交锋?那些年轻人,听到马永刚报出自己的年龄,显然是吃了一惊,他们愣愣地看着马永刚,那表情好像是在说,您老不是在跟我们开玩笑吧?我们的招聘广告上,不是明明写着三十岁以下吗?对不起大叔,我们不招聘像您这样的老同志。他们遗憾地微笑着,像外国人一样,无奈地摊着双手,耸肩摇头,怪里怪气地哼哼着。就这样,马永刚不断地碰壁。

    当黑夜来临的时候,他拖着疲惫的身躯一无所获地回到小旅馆,踏进自己的房间,一头栽倒在床上,他懒得开灯,孤独和绝望的情绪与黑暗一样在他的房间弥漫着。他不禁思念起妻子许萍和女儿婷婷,思念起生他养他的父母亲。面对突然失踪的他,亲人们一定会闹得天翻地覆,许萍会找童恩周吗?童恩周不会告诉她什么,我只是向他申请留职停薪,其他的,什么都没说,他并不知道我的行踪,他不会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他只是劝慰许萍,不要担心,他一个大男人不会想不开,他可能出去闯荡一番,他会回来的,回来的时候,说不定会给你带回一座金山银山来呢。

    带回一座金山银山!我马永刚何尝不想?但那一切是多么渺茫,多么遥不可及。他心里默念着,许萍,我亲爱的妻子,婷婷,我亲爱的女儿,你们不要为我担心,也不要怨恨我。你们要坚强起来,要慢慢习惯没有我的日子,我们要共同度过一段艰难的时光,等我在海川闯出名堂,金山银山,我不敢说,但我一定会衣锦还乡的。到那时,许萍,你再也不用当孩子王了,我要让你享清福,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婷婷,你要听妈妈的话,好好学习,将来我要开着咱自家的小轿车理直气壮地接送你上下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