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月湾书院。
太阳刚刚升起,学子们便已三三两两地来到学校,走进各自的学堂。
学堂里人声鼎沸,学子们高一声低一声地诵着各种经文。一个老和尚在讲坛上打坐,眼观鼻鼻观心心无旁骛。包日月和叶小乱无精打采地趴在后排坐位上,桌上摆着摊开的经书。
过一会儿,倪大,屠虎,林葱葱,孙小呆都相续到来。一齐挨在包日月身旁,摊开经卷睡起觉来。
在风洲大陆,双龙帝国算得上是一个超级大国。它分为两个区域。以沧浪江为界,东边实行文治,西边实行武治。月湾镇地处文治之邦。
在这里,官方提倡尚文抑武,以德服人,佛法为本。而实际情况是,生长在文治之邦的人,总想偷偷地练习一招半式,并且自以为这样就可以在和人辩论不敌时,用拳头补足逻辑的漏洞。但是往往对方也练过几手,这样,一场辩论到最后就会演变得非常之激烈,直到一方倒地为止。所以公立的论坛往往都要结绳为阵,像拳击擂台一样。只不过官方的解释有点出入,据官方的说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某种威力巨大的理论伤及无辜的听众。而武安之邦的人,却绝对用不着习文。因为谁也不认为在打架打输之后,还可以指望用唾沫淹死对方。他们只知道从小拿短刀学习砍野兽,长大了就拿长刀,去纷争之地砍人。
在双龙帝国,文治之邦的学堂都是文治帝出钱兴办的。按照文治帝的律令,凡是五岁以上的孩童,都应该到学堂学习经文。然而由于是不需要出钱就能上的学,许多家长都比较放任自己家的孩子,想起时督促去一下,有时不想去也就算了。
学堂里共分两种班级,大学堂与小学堂。
小学堂都是些九岁以下的孩子,他们大多数时候并不学习经文,而是打坐。这可能是由于九岁以下的孩子比较让人无语,所以和尚们想出了这个对策来收拾这群小天使。
九岁以上的孩子都在大学堂,比如包日月、叶小乱、倪大、屠虎等人。但他们在大学堂并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有十七八岁。在这个园地里,十七八岁的孩子那才叫一个霸道,想欺负谁就欺负谁。但是包日月六位并不惧服那些大孩子,因为不管惹上谁,六人一般都是一拥而上。
在大学堂里,学习经文的时间比打坐的时间要少,而打坐的时间又比打架的时间要少。这是因为,十五六岁的孩子正处于血气方刚的阶段,每一个都有着旺盛的战斗意志,老和尚们想管也管不了,只好放任自流,甚至专门开设了打架的课程:每周一三五空手对单刀,二四六板砖对弩箭;星期天禁武,不过允许相互辱骂。然而实际情况是,星期天才是每周里厮杀得最厉害的。
久而久之,大学堂里出来的孩子都是身经百战,要是把他们发送到别的国家去,绝对是一个能干倒十个。以致于后来许多国家都抵制双龙帝国出来的人,犹其是受过戒的光头,坚决不让踏上本国领土。
经过学堂的洗礼之后,十八岁以上还活着的孩子,成绩好的都录取到了国都的老林寺去学习佛法。在那里,才算是真正的学习,不过还是要打架。等到从老林寺出来之后,就会被派上官职,到文治之邦的各地去做个书记官、镇长什么的。但是大多数时候,老林寺的学子都毕不了业。这是因为毕业考试题目相当难应付,不但考佛经,还要考数学。
对于佛经考试,难度并不是很大。佛经一般都是些填空题,只要会背诵,就能一一答上。但是数学难度就比较大了。比如给你一道题目“1+1等于几”。你若是回答“等于2”。那好,后边还有个问题:请说明为什么?
因为这些原因,以致于很多进了老林寺的学子,一至都毕不了业,到后来都已经熬白了头发,还是毕不了业。这也许就是老林寺这个名字的由来吧。如你所想,老林寺的正写应作老龄寺,后来大概是为了避某种讳,改成了老林寺。其实老林寺并非在深山老林中,相反却是建在国都文景城的繁华闹市区。因此每当有国民暴动时,文治帝每回都要到老林寺调出一大批光头,手持板砖弩矢沿街镇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