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忘形,死忘名-第5/9页

加入书签
    李湫霖听罢,不禁松了一口气,忽然,只听她道:“还请阁下稍等片刻。”少年一愣,却见李湫霖默默走向郭兴与刘观山的尸体,她在两人身前跪住,眼里流露出深深的哀痛,一张嘴微微张开,却半晌说不出话;仿佛挣扎了许久,才听其慢慢说道:“老郭,大刘,你们先去,见到之前的那些兄弟,记得代我问好;记得告诉他们,我和大家还会在黄泉路下相见的;还有,我向你们保证,这个乱世,会在我们这一辈终结;在我们之后,天下汉人将不再受人奴役,不再形如猪狗。”说罢,几滴热泪落入滚滚尘土。

    只一阵短暂的默哀,李湫霖仰天,怆然歌道:“生来豪情三万丈,不笑贫贱笑荒唐。英雄何惧屠狗辈,魂照山河共争辉。”随即,李湫霖一抹双眼,向少年平静道:“让阁下久等了:还请阁下带我去往天清寺。”

    少年嘴角微动,似乎想要问些什么,但最终还是阖上嘴唇,只是点点头,他向李湫霖伸出胳膊,助其蹬上马背,在其指引下向南边的天清寺奔去。

    大约骑了半个多时辰左右,天清寺的塔楼在林中冒出尖来,两人向其策马奔去;寺中红巾军驾弓搭箭,防备森严,见少年极为面生,不禁提高了警戒,然而又见李湫霖坐于少年背后,各个又喜不自胜,高喊道:“李将军回来了!李将军回来了!”喊罢,一个个翻下围墙高阁,向少年与李湫霖奔去。

    少年勒马停住,李湫霖翻身下来,戴思远此刻已冲至身前,他神色激动,颇有些语无伦次道:“李将军!你没事!你回来了!”随即,又看见少年陌生面孔,不禁露出疑惑。

    李湫霖摆了摆手,示意眼前这位少年不是外人,无需疑虑,又赶忙问道:“咱们一共还剩多少人?”

    戴思远面上一紧,羞惭说道:“禀将军,小的无能,只带领不足百人逃了出来。”

    李湫霖听罢,心中一痛,只缓缓说道:“你做的已经很好了,我原本预计人数还会再少些…”

    戴思远向李湫霖来的方向左望右望,问道:“大刘和老郭呢?”

    李湫霖身上一震,沉默片刻才道:“他们,殉国了。”

    将士们听罢,均是露出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随即,各个潸然泪下。戴思远也沉默一会儿,忽然,慢慢低吟起李湫霖在刘观山和郭兴跟前念过的诗句,随即,剩余的将士们也一一跟随戴思远念起来,山林间一时低吟如风。

    少年见状,也下马向李湫霖走去,忍不住问道:“这首诗,你们在哪里听到的?你们为什么要念?”

    李湫霖看向少年,只觉对方眼神中多了一丝痛楚,似乎被牵动起了什么过往;她慢慢说道:“十几年前,我与家母躲在安庆一带,所住村落被元军追杀,不曾想我们那村落之中,居然有这么一位前辈高人;他仅凭借一己之力,便将元军一队千人铁骑阻挡于通行两岸的行桥之上;那位前辈为了众人安全,至死不退,与元军浴血奋战了数个时辰,将元军杀退一批又一批,直至力竭而亡;据说,那位前辈亡故时,两眼怒睁如锣,身体屹立不倒,仿佛殿前金刚;周围尸首更是填满江河,元军见状无不胆寒,只得撤离;这件事传遍了皖州附近,无数汉人为之动容,欲去瞻仰收拾前辈遗骨;只是那一带因为战况过于惨烈,野狼与秃鹫横行,根本无人能进;据说最终还是上天为之动容,派遣了一位仙子降世,为那位前辈收敛了尸骨。”

    “而这首诗,便是那位前辈亡前所念;也是那一年,我随母亲逃到阜阳后便参了军,组建了这支‘山河营’,为的不仅是纪念我祖上先辈,在岳元帅麾下效力的李山河,更是当年在这惨淡山河间,挺身而出,救汉民于血海的那位前辈!”

    “也是自那时起,我们军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战结束,便以此诗为悼,纪念在战场上牺牲的兄弟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