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初入职场新角色-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时400斤的胖子和60斤的瘦子便是关注的焦点。400斤的胖子翻个身几乎需要全组护士出动,合力喊着口号才能翻过去,不光如此,可能不需要衣服床单的皱褶,他自身的脂肪便可自行造出压疮来,便便的大腹向下一压,翻过那层厚厚的脂肪,往往看到下腹和会阴部的皮肤便是红的,于是护士们想尽各种办法托起那层层赘肉,方能避免院内压疮这种不良事件。

    再就是那60斤的瘦的全身干柴一样的皮包骨头,因为没有肌肉脂肪的缓冲,在床上放上半小时,被压的皮肤便是红的,很是吓人,于是护士们尽量把床铺的柔软,用软枕、装水的橡胶手套等把病人易受压部位托起。

    这里的病人基本上都是带着气管插管,连着呼吸机辅助呼吸,没有这一套的只能算是ICU中的轻病人了。当然还有各种的管路,比如监测动脉血压ART的动脉血压监测装置,各种胸腹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等等。

    在各种复杂的病情及操作时,老师们总是孜孜不倦的讲着很多的知识,不止是课本上的,李岩很认真的听着,回家赶紧记在笔记本上,记了厚厚的一个大本子,却也远远比不上老师讲授时的内容。

    李岩初到科室时,总是跟着老师各种的翻身、吸痰,再接着翻身、吸痰,不停的重复这两件事。一直忙活了12h,回到家里,便累的死狗一样趴在了床上,很快进入梦乡,直至深夜醒来,饿的非常难受,于是翻找冰箱没什么可吃的,心想这可不行,以后回来再累也要先做饭吃饭,然后再会周公,于是随便找点东西凑合吃了,接着又沉沉睡去。

    急诊科的弦永远是绷的最紧的,生病的人往往觉得自己的病是最重的,不管轻病人重病人都一股脑儿来到急诊科看病,人流量超级大,急诊科的医生往往不堪重负,马不停蹄的以最快的速度给每个病人下诊断,开处方。

    因为人多医生少,时不时有些因长期等待而烦躁不安的病人便会吵闹,使得繁忙的医生护士还需要时不时抽出时间处理这些纠纷。

    当然,这些事在急诊科医生护士看来都是小事,一辆辆救护车呼啸而来,不一会儿便有车祸重伤的、工地高处坠落的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意外伤的病人躺在担架上紧急拉入抢救室,急诊护士在医生的各种医嘱指挥下,迅速给予心电监测、抽血气电解质等各种血标本、推肾上腺素、开静脉通路、大量补液、降颅压等等。有些一下救护车就需要有人接手,不停的做胸外按压、呼吸气囊辅助通气,立马有专业医生上去做气管插管。

    这样的病人每日屡见不鲜,还有各种心脏病的、高血压危象的、肝性脑病的、喝农药自杀的...“呼呼”喘着气的都算轻症,昏迷的立马需要抢救的比比皆是。往往有些能救过来的不是紧急上了手术室,便是送往ICU继续接着抢救。救不过来的也有很多,在心肺复苏半小时后,能够复苏的希望便渺茫,医生往往会找家属谈话,直至家属同意放弃抢救,才会宣布停止心肺复苏。这时,医生会叫停心肺复苏,再做一次心电图,心电图上显示一条直线,医生宣布此病人于几点几分死亡,然后全体默哀几分钟后,护士便开始娴熟又迅速的进行尸体料理,尽快腾空床位,腾出时间来干别的活。

    李亚男在这里充分发挥了眼疾手快,搬运病人时可以一人顶俩,老师们见她几句简单的言语交待后便能干的有模有样,便都喜欢把活交给她干,第一天便赢得老师们一致好评。急诊科和ICU一样没有午休时间,只是没有抢救时轮换着吃饭。中午吃饭时,众护士们都投来友善的眼光,希望吃苦耐劳力气大的李亚男能留在急诊科。

    急诊科的病人都比较急躁,温言温语病人会觉得你浪费他的时间,急言厉语病人又会说你态度不好,微笑着好言相劝病人又说“我都病成这样了,你为啥还笑的出来”,不笑病人又会怪你板着脸。对于一群急躁的病人群体,护士们往往特别头疼,渐渐的发现,李亚男在处理这些急躁的病人时也有一手,病人们往往都乐意听她的。于是护士老师们更喜欢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