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性格本就高傲且孤僻,只与少数朋友往来,所处的环境加上心结缠身,他的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他经常咳血,做噩梦,看医生却又看不出什么缘由,只能吃着那些不知名的中药,以至于他在《昌谷读书示巴童》中吐槽“我的身体如此孱弱,夜晚寒风袭来时屋子里都是药的味道。”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他面色枯黄,甚至还中年脱发,在诗里悲痛的写:“归来骨薄面无膏,疫气冲头鬓茎少。”
怜悯自己的同时他又倍感孤独,他平时能看的景色甚至只是坟前乱飞的萤火虫,如果不看《感讽五首·其三》哪能知道他有这么惨。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
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
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
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在恶病缠身与心理郁结的双重压力下,他经常写出一些怪异吓人的诗句,比如“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等。也难怪后人会称其为“诗鬼”,这些诗句看着就让人心寒胆颤。
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他辞去了做了三年的奉礼郎,决定养病。在此期间他一路南下,去过金陵、湖北、杭州、广东,后又经湖南、湖北回到洛阳老家。
这期间,他写了不少吟颂江南风物的诗,如《湘妃》、《湖中曲》、《莫愁曲》等,还写了一些追怀前朝往事的作品,如《苏小小墓》。这些诗篇,都以崭新的视野,丰富了唐诗画卷。
病居家中的他依旧不忘创作,写下了《南园十三首》中的多首诗,也是那时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决定弃笔从戎,投身沙场建功立业。那高适年过半百才投笔从戎,最后却能封侯拜相,而他李贺又凭什么不行,于是他写下这首《南园十三首·其五》勉励自己。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复黄河南北被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呢?请你暂且登上那凌烟阁去看一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于是,病情好转之后他立即前往潞州,经好友张彻的推荐,在昭义军节度使的府中,当起了幕僚和参谋。
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精通经史,军法严明,在征讨叛将的战役中有功,而潞州又是重镇,战略地位重要,正是李贺梦想建立军功的理想之地。
张彻是韩愈的侄女婿,与李贺的交情很深,他热烈欢迎李贺的到来。李贺在潞州,主要帮助张彻搞文书工作,也没有什么确切的职务,说得好听点,是帮办文书,说得不好听,就是寄人篱下而已。
李贺在潞州过了25个月的平静生活,其间写的诗又多又绮丽,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个创作高峰期,这时期的诗惯用浪漫主义,表现忧国情怀。
由于朝廷软弱,藩镇跋扈,他所在的部队一直遭受种种冷遇和排挤,三年之后,将帅请辞,行伍解体,李贺再度失业归家,最后一点幻想,也就此破灭。
文不能治国安邦,武不能驰骋沙场,考进士理想破灭后,建军功的理想也最终破灭。失意落魄的李贺真正领悟到了什么叫绝望。
同年,离开幕府的李贺拖着病体回到故乡,发现早前自己种的兰花竟已不复存在,一时触景生情写下《南园十三首·其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他面色枯黄,甚至还中年脱发,在诗里悲痛的写:“归来骨薄面无膏,疫气冲头鬓茎少。”
怜悯自己的同时他又倍感孤独,他平时能看的景色甚至只是坟前乱飞的萤火虫,如果不看《感讽五首·其三》哪能知道他有这么惨。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
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
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
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在恶病缠身与心理郁结的双重压力下,他经常写出一些怪异吓人的诗句,比如“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等。也难怪后人会称其为“诗鬼”,这些诗句看着就让人心寒胆颤。
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他辞去了做了三年的奉礼郎,决定养病。在此期间他一路南下,去过金陵、湖北、杭州、广东,后又经湖南、湖北回到洛阳老家。
这期间,他写了不少吟颂江南风物的诗,如《湘妃》、《湖中曲》、《莫愁曲》等,还写了一些追怀前朝往事的作品,如《苏小小墓》。这些诗篇,都以崭新的视野,丰富了唐诗画卷。
病居家中的他依旧不忘创作,写下了《南园十三首》中的多首诗,也是那时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决定弃笔从戎,投身沙场建功立业。那高适年过半百才投笔从戎,最后却能封侯拜相,而他李贺又凭什么不行,于是他写下这首《南园十三首·其五》勉励自己。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复黄河南北被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呢?请你暂且登上那凌烟阁去看一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于是,病情好转之后他立即前往潞州,经好友张彻的推荐,在昭义军节度使的府中,当起了幕僚和参谋。
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精通经史,军法严明,在征讨叛将的战役中有功,而潞州又是重镇,战略地位重要,正是李贺梦想建立军功的理想之地。
张彻是韩愈的侄女婿,与李贺的交情很深,他热烈欢迎李贺的到来。李贺在潞州,主要帮助张彻搞文书工作,也没有什么确切的职务,说得好听点,是帮办文书,说得不好听,就是寄人篱下而已。
李贺在潞州过了25个月的平静生活,其间写的诗又多又绮丽,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个创作高峰期,这时期的诗惯用浪漫主义,表现忧国情怀。
由于朝廷软弱,藩镇跋扈,他所在的部队一直遭受种种冷遇和排挤,三年之后,将帅请辞,行伍解体,李贺再度失业归家,最后一点幻想,也就此破灭。
文不能治国安邦,武不能驰骋沙场,考进士理想破灭后,建军功的理想也最终破灭。失意落魄的李贺真正领悟到了什么叫绝望。
同年,离开幕府的李贺拖着病体回到故乡,发现早前自己种的兰花竟已不复存在,一时触景生情写下《南园十三首·其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