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我爱北京 2-第4/5页

加入书签
    高个青年一边和中年妇女说话,一边出出进进地往回搬行李。他充满友好地向李央点点头,然后又说他叫陆南阳,刚和他母亲一起来。他刚推门时,先看到魏红,真以为是女生宿舍,走错了房间呢。大家就笑。

    陆南阳母亲收拾床铺时,李央就让陆南阳在他床铺上坐坐,说说话。

    陆南阳二十一、二年纪。他的家乡在渤海岸边的一个古城里,那古城叫兴城。他上高中就发表诗作和武侠故事。他最初的记忆是和姥姥呆在辽西农村的十年里,是那些和田野、炊烟厮守的光阴。他曾站在小板凳上给大人们讲《说岳全传》等。

    迦太基的骆驼是战争的骆驼

    迦太基的骆驼是爱情的骆驼

    它们迎送地中海的每次日出和日落

    它们迎来了北非的青铜时代

    这是他最早的一首诗《迦太基的骆驼》,17岁写出一本书《刀风里的种瓜谣》。

    陆南阳母亲收拾好床铺,李央就说阿姨你辛苦了,说着给她张罗着斟水。坐,你坐。她说。一边的陆南阳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他还带些稚气,但从他那《迦太基的骆驼》里让人看出某种迥然不同的东西。是什么呢?

    魏红见他们谈得投机,便起身告辞。她说她在四楼住,421号房,让他们有空一起上来坐坐。魏红走后,寝室里又陆续来人,他们是上海章沪生、湖南王非非、江西孟小虎、陕西郑金辉等。于是,寝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可谓南腔北调、五花八门的“大杂烩”了!

    李央静观这种变化。他正在适应变化中的一切。陆南阳朝他点点头。他们两人都在下铺靠窗的床位。他们刚刚认识了。现在陆南阳要陪母亲一起去吃饭。母亲一路送他来,已有点感冒,但她不让他担心。他说:妈,刚买了这么多饭票,想吃什么,我去买。她说:不用,看来母亲还是不放心,觉得他对环境还不熟。食堂在哪里,我和你一起走吧。他们母子一起走了。

    李央一个人呆坐在床铺上。阳光从铝合金窗玻璃上透进来,正好射在他的身上。窗外是学院南路的来往车辆,还有对面高低不一、错落有致的水泥建筑,以及挺着光光枝身的楼前白杨。他没有食欲。陆南阳母亲陪着他去打饭了。其实我早已是大人了,但妈妈不放心。陆南阳说。他的两眼里充满了一种清澈的光,那是明静心底的映照和包含了一些对未知和极限的挑战。

    章沪生睡在陆南阳上铺。他是全室中惟一从上海“飞”来的。他说他父母也一起“飞”来了,李央只看见像是他姐的一个女的陪他来。章沪生和陆南阳差不多年纪。他虎头虎脑,大眼睛,招风耳,看上去很精神、很机灵。他还拿来一根箫,喜欢吹箫,师从张维良。他的箫还在上海获过奖。他姐的个子高一些,花旗袍衬出优美的体形。两人交谈起来是完全地道的上海话,一边的李央一句也听不懂。李央趁他姐出去的功夫,问:你父母没来?章沪生颇觉得有些怪,说:来了呀。李央说没有见。章沪生才说,刚才出去的就是他母亲。这让李央吃了一惊,因为他以为那是他姐。我还以为是你姐呢。李央脱口而出,便觉得唐突了一些。

    一会儿,陆南阳和他母亲打了饭回来。李央更局促不安了。怎么?还没吃饭?陆南阳问。他母亲随后说,食堂离公寓楼不远,现在打饭的人可能不多了。李央拿着饭盒去打饭时,正好看到王非非、盂小虎打饭回来。李央匆匆和他们一一点头招呼后,就走了。

    下了楼,便是校园。在通往食堂去的路上。李央看到来来往往的都是一些莘莘学子。沿着一条宽宽的柏油路走,两边是树木和草地,还有花坛。他去的食堂不远,里面打饭的学生已三三两两。他打了一份肉菜和二两米饭,就随便找了空出的位子坐下来吃。

    在隔两个饭桌的地方,郑金辉和一个农民模样的中年人在吃饭。这时,李央向他们走了过去。郑金辉很不好意思,中年人发窘的样子。李央看他们光有米饭,没有菜。

    怎么不吃菜?

    吃,吃了,刚刚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