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团队大脑!

加入书签


br/> 

    但,手术很多医生都会做,但做出来的效果却迥异。

 

    有些运动员做完这个手术之后,短时间内看上去是康复了。

 

    但,过了一段时间,会出现两种结果。

 

    一种是,再也不能进行激烈运动。

 

    还有一种是,不停复发,不停手术,周而复始。

 

    赵原主动跟谢长天提出给胡康做手术,是考虑到他的职业特点。

 

    他不想看到一个正值巅峰的运动员,因为手术做得不够细致,不够彻底,导致梦想变成泡影。

 

    他有信心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赵原知道今天这台手术的关注度很高。

 

    手术安排在示教室,任敏在旁指导并监督。

 

    在看不见的地方,会有很多双眼睛盯着自己。

 

    一部分人对自己有期待,还有一部分人希望看自己的笑话。

 

    与许多外科医生不一样,赵原在做手术时不喜欢说话。

 

    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手术之中。

 

    因此,他的手术会让人觉得有些紧张,甚至压力。

 

    不过,白小护觉得和赵原在一起做手术很安逸。

 

    跟着赵原已经做了多台手术,他的实力如何,白小护是最有话语权的。

 

    赵原是合格的团队“大脑”。

 

    他可以很好地掌控节奏,让整个手术团队跟得上他的步伐。

 

    他虽然年轻,但严谨的态度,让人觉得踏实。

 

    她也喜欢大家安安静静,遵守秩序的样子。

 

    赵原是一个有轻微强迫症的人。

 

    大部分医生尤其是急诊外科的医生,将抢救视作唯一任务。

 

    在老医生们心里,缝合的好坏是很重要的,肢体的完整度要重点研究,但缝线留疤的面积,疤痕的好看,那就完全不用考虑了。

 

    而赵原在切皮的时候就会考虑到要让最后的缝合尽善尽美。

 

    如果孙良当二助时缝合得不好,他也会腾出时间,给患者重新做缝合。

 

    所以在赵原的影响下,孙良的缝合水平也突飞猛进。

 

    因此白露觉得跟赵原一起工作,不再是机械化的处理伤病,而是在追求一门艺术。

 

    谭嗣衡早就听说过赵原的大名。

 

    不过,只有亲眼所见,才能切身感受到他的天赋。

 

    “赵原是博士生,还是研究生?”谭嗣衡突然问。

 

    谢长天知道谭嗣衡的意思,他想要确定赵原的年龄。

 

    “他即将本科毕业,应该22或者23岁。”

 

    谭嗣衡轻声感叹,“竟然这么年轻!”

 

    谢长天打趣道:“怎么?您打算给他提高提高?”

 

    谭嗣衡白了一眼谢长天,“我是那种开后门的人吗?”

 

    年轻这个评价对外科医生并不怎么友好。

 

    外科医生入行前十年都在积攒经验,等到了四十五岁以后,才会进入巅峰期。

 

    四十五岁到五十岁是外科医生的黄金期。

 

    过了五十岁之后,外科医生的水平会慢慢下降。

 

    因此,大部分外科医生的巅峰期都很短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