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枫到底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玩儿性大,你且给她一个台阶下。”
慕远帆心中一动,便笑着冲冰枫招招手,
“冰枫,快过来,看看瑶儿这个新鲜玩儿法,当真好玩极了。”
剪秋心思聪慧,机灵地冲瑶华挤挤眼睛,跑过去拉住不太情愿的冰枫往席间走,
“夫人莫要害怕,公主和王爷都等你多时了,专门让奴婢们给您留的有酒菜。”
说话间,红袖已经配合默契地带着几名宫女将还在冒着热气的酒菜端了上来。
冰枫愣了愣,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颜。
7.障碍
春节过完没几天,天气便开始转暖了。
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这是为春耕打好基础的最佳时期。
经历前两年的战乱灾难,朱阙国自下而上均已身经百战,不用朝廷下令,各州各地便自觉开始春耕。
在这样朝气蓬勃的时候,那些曾经为募捐效过力的奸诈小人,也开始了蠢蠢欲动。
灾荒之年过后,土地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瑞雪兆丰年,根据各地州报上来的情况看,今年将是个丰收年。
为了防止去年那种情况的发生,也防止蝗灾逆袭。
慕远帆和各位朝臣商议了一下,开春仍然种植一部分小麦。
小麦是早熟作物,很快就能收获。
经过了一个严冬,该耗尽的物资也都消耗得差不多了。
春耕一开始,百姓又必须挤出不少口粮作为稻种和麦种。
普通的口粮还不能用作耕种,必须选择颗粒饱满的优等稻种和麦种。
按照慕远帆的计划,只要各地州节衣缩食,合理安排,熬到第一季小麦成熟,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春节一过完,慕远帆就变得更忙了。
瑶华也没闲着,慕远帆在前面忙朝政,她便在后宫继续她的种植计划。
刚开春,土地正是蓄势待发的好时候,瑶华便将去年就想建的大棚再次付诸于事实。
去年是尝试阶段,又是冰天雪地,盖大棚存在很多障碍。
今年则不同,经过春节前的推广,大棚技术在朱阙国已经非常成熟了。
瑶华让红袖找来了几个民间的能工巧匠,带着颐华宫的一干人就忙碌起来。
这几个能工巧匠带来了一项民间的新技术,不再使用昂贵的纱幔做顶棚,他们造出来一种类似于麻布的东西,既能透光,又可以保温,最主要的是这种东西造价很低,就是用麦秆熬制晾干后制成的,用来建造大棚既省钱,又适用。
瑶华深深地为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所折服,她想,二十一世纪也许超过这里的只是高科技的文明,但并不代表这里的人民就没有他们的勤劳智慧。
只要勤劳,只要勇于追寻,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百姓,都能创造奇迹。
春节之前,瑶华处死老刁奴,让各宫各院闻风丧胆。
但整个春节里,只有颐华宫笑声连连,高兴得不亦乐乎。
其他宫苑对颐华宫又是惧怕又是眼红,一看这春节才过,颐华宫又忙得不可开交,便有不少人偷偷地过来观看。
初时只是几个胆大的宫女太监过来,也不知道他们回去是怎么宣传的。
总之,后来,过来观看的人就越来越多。
大棚建到一半的时候,每天颐华宫内都会聚集大量的人。
这些人有各宫各院的主子,也有宫女太监。
大伙儿围着正在修建的大棚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得热闹,又见七公主亲自挽着袖子和颐华宫的宫女太监们忙碌,态度亲切不分大小。
渐渐地就有人看不下去了,也会加入进来帮忙。
最后,连娴妃宫里的人都会跑来帮点忙。
瑶华知道这样的劳作要是天天干,别说是各宫的娘娘们,就算是宫里的宫女太监们也受不了。
但深宫大内,日子无边无际。
在百无聊赖地数着地砖过日子的漫长岁月里,这些女人们除了勾心斗角,百般博取皇帝的宠爱之外,再也没有事情可做。
现在宫里唯她独大,这些人便没了盼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慕远帆心中一动,便笑着冲冰枫招招手,
“冰枫,快过来,看看瑶儿这个新鲜玩儿法,当真好玩极了。”
剪秋心思聪慧,机灵地冲瑶华挤挤眼睛,跑过去拉住不太情愿的冰枫往席间走,
“夫人莫要害怕,公主和王爷都等你多时了,专门让奴婢们给您留的有酒菜。”
说话间,红袖已经配合默契地带着几名宫女将还在冒着热气的酒菜端了上来。
冰枫愣了愣,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颜。
7.障碍
春节过完没几天,天气便开始转暖了。
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这是为春耕打好基础的最佳时期。
经历前两年的战乱灾难,朱阙国自下而上均已身经百战,不用朝廷下令,各州各地便自觉开始春耕。
在这样朝气蓬勃的时候,那些曾经为募捐效过力的奸诈小人,也开始了蠢蠢欲动。
灾荒之年过后,土地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瑞雪兆丰年,根据各地州报上来的情况看,今年将是个丰收年。
为了防止去年那种情况的发生,也防止蝗灾逆袭。
慕远帆和各位朝臣商议了一下,开春仍然种植一部分小麦。
小麦是早熟作物,很快就能收获。
经过了一个严冬,该耗尽的物资也都消耗得差不多了。
春耕一开始,百姓又必须挤出不少口粮作为稻种和麦种。
普通的口粮还不能用作耕种,必须选择颗粒饱满的优等稻种和麦种。
按照慕远帆的计划,只要各地州节衣缩食,合理安排,熬到第一季小麦成熟,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春节一过完,慕远帆就变得更忙了。
瑶华也没闲着,慕远帆在前面忙朝政,她便在后宫继续她的种植计划。
刚开春,土地正是蓄势待发的好时候,瑶华便将去年就想建的大棚再次付诸于事实。
去年是尝试阶段,又是冰天雪地,盖大棚存在很多障碍。
今年则不同,经过春节前的推广,大棚技术在朱阙国已经非常成熟了。
瑶华让红袖找来了几个民间的能工巧匠,带着颐华宫的一干人就忙碌起来。
这几个能工巧匠带来了一项民间的新技术,不再使用昂贵的纱幔做顶棚,他们造出来一种类似于麻布的东西,既能透光,又可以保温,最主要的是这种东西造价很低,就是用麦秆熬制晾干后制成的,用来建造大棚既省钱,又适用。
瑶华深深地为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所折服,她想,二十一世纪也许超过这里的只是高科技的文明,但并不代表这里的人民就没有他们的勤劳智慧。
只要勤劳,只要勇于追寻,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百姓,都能创造奇迹。
春节之前,瑶华处死老刁奴,让各宫各院闻风丧胆。
但整个春节里,只有颐华宫笑声连连,高兴得不亦乐乎。
其他宫苑对颐华宫又是惧怕又是眼红,一看这春节才过,颐华宫又忙得不可开交,便有不少人偷偷地过来观看。
初时只是几个胆大的宫女太监过来,也不知道他们回去是怎么宣传的。
总之,后来,过来观看的人就越来越多。
大棚建到一半的时候,每天颐华宫内都会聚集大量的人。
这些人有各宫各院的主子,也有宫女太监。
大伙儿围着正在修建的大棚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得热闹,又见七公主亲自挽着袖子和颐华宫的宫女太监们忙碌,态度亲切不分大小。
渐渐地就有人看不下去了,也会加入进来帮忙。
最后,连娴妃宫里的人都会跑来帮点忙。
瑶华知道这样的劳作要是天天干,别说是各宫的娘娘们,就算是宫里的宫女太监们也受不了。
但深宫大内,日子无边无际。
在百无聊赖地数着地砖过日子的漫长岁月里,这些女人们除了勾心斗角,百般博取皇帝的宠爱之外,再也没有事情可做。
现在宫里唯她独大,这些人便没了盼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