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经给了我最好的了.-第3/3页

加入书签
    慕远帆也不矫情,闻听此言,已经知道瑶华胸有成竹。便在桌前坐下,直接将瑶华抱至膝头,从身后搂着她,下巴就支在她的肩膀上。

    “那瑶儿可有什么良策?”

    瑶华皱皱眉,目光渐渐深沉起来。

    “良策倒没有,但建议有几个。”

    “说来听听。”

    瑶华点头。

    “朱阙国和北玄国之所以会有纷争,完全是因为争夺维吾纳母河的支配权,其实如果治理得当,维吾纳母河完全能够养活两岸的国民。我去北玄国和亲的时候曾经路经朱阙国的村庄,见过不少农田,朱阙国以种植水稻为主,所以农田都囤有积水。可是我在北玄国却发现他们那里都种植小麦,小麦早熟,产量却比水稻高,尤其是小麦不需要囤积大量水源。以前朱阙国总是和北玄国发生争执,也大多因为种植农作物而发,同为维吾纳母河的子民,朱阙国种植水稻需要用水量远是北玄国的好几倍,如若雨水够充沛,维吾纳母河的水位不降低,两国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当然不会引起纷争,但这些年连年干旱,维吾纳母河的水位逐年下降,也正是因此,北玄国才会在边界挑起事端,这要是换做是我朱阙国,估计情形也是一样的。”

    慕远帆若有所思地看着她,无奈地说:

    “这些情况我都知道,先帝在位时也知道。只是我朱阙国和北玄国虽然分别位于维吾纳母河两岸,但其后差异却极大,朱阙国温暖湿润,大多是富庶之地,非常适合种植水稻。而北玄国气候寒冷,种植水稻产量非常低,所以他们才选择种植早熟易熟的小麦。”

    “这些我明白。”

    瑶华看着他,目光里流露出焦虑。

    “我们从北玄国回来这一路上也看到了,战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本来正值春耕农忙季节,却有很多村庄农田硝烟弥漫,处处残留着战后的痕迹。不过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大胆革新,不然坐以待毙,只会走向灭亡。”

    “革新?”

    这个词儿很新鲜,但大体意思,慕远帆可以理解。

    瑶华笑道:

    “你别小看我,我虽然从来没种过庄稼,但懂得的知识并不一定比你少。”

    敛起笑容,她又说:

    “就像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一样,只要发生战争,战后就会引发灾情,如此反复,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及时想办法革新,朱阙国面临的就不止是内忧外患这么简单了。”

    “你的意思是?……”

    “去年是暖冬,根据农民种植的经验,暖冬之后会发生什么?”

    慕远帆忽地大惊。

    “蝗灾?”

    “是的!”

    瑶华肯定地说:

    “蝗灾,到时候成千上万的蝗虫会将百姓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农作物全部啃食干净。所以现在,要对付的不仅仅是倒春寒,还有蝗灾。”

    “你有什么好办法么?”

    瑶华想了想说:

    “我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暖冬之后必然会有蝗灾,不过倒春寒是个机会。倒春寒不但能延缓农作物发芽,也会影响蝗虫的孵化。那些种下去的稻种未必都死了,只是处于一种冬眠状态而已,只要护理得当,再过些日子自然会发芽,现在不用惊慌。目前的受要任务是灭蝗。”

    慕远帆突然插嘴:

    “放养青蛙?”

    “没错!”瑶华由衷赞叹。

    慕远帆果然聪明卓绝,这种生物链灭蝗法是近代科学家们研究出来的,可是慕远帆在这种落后年代都能想到。

    “青蛙,癞蛤蟆都行,这些蛙类本来就生活在水边,水稻地里更多,你只要下令不许百姓再捕食青蛙,而且能够大量繁殖青蛙者,朝廷有奖,百姓一定会开始养蛙。青蛙不止能吃蝗虫的成虫,也能发现虫卵,即便现在开始养蛙有些晚了,但对付孵化出来的蝗虫也算亡羊补牢。另外,蝗虫怕火,朝廷下令让百姓们都在田间地头扎捆火把,不几日,这些东西就用上了。”

    “我明白了!”

    慕远帆松开手将瑶华放下来,站起身转身就走。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