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顶级人才-第2/6页

加入书签
        虽然主控芯片作用大,但毕竟功能单一,任务简单,像尼采这块“U3主控芯片”的制程也只是48纳米,而给“网易严选”提供的U1主控芯片,制程更是只有56纳米。

        不过这倒也刚刚好。

        尼采购买的DUV光刻机虽然是32纳米,但考虑到整个“光刻机团队”刚刚组建,经验不足,从48纳米制程入手显然难度要小很多,对培养团队非常合适。

        颇为满意的点点头,眼看“开机仪式”也完美成功,莫燃喊上李智回到三楼办公室准备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泡好茶,落座,李智率先开口说道:

        “莫总,现在看来一切顺利。”

        “U3主控芯片也有完善成熟的设计图纸,想必流片成功也不是问题,接下来主要任务就是提升芯片良品率,降低成本。”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到两个月,到时候良品率稳定,产量提升,我们就可以着手将我们的主控芯片对外出售,推向市场。”

        “这下,我们真正算的上是一家芯片企业了!”

        说完,李智颇有些感慨,谁也没想到成立不到一年的“黄河存储”这么快就要推出自己的国产“TF内存卡”主控芯片了。

        莫燃倒是平静许多。

        实际上前两个月他就和李智讨论过“U3主控芯片”后续的发展计划。

        一台DUV光刻机真正满负荷运转起来产能是非常大的,仅靠尼采“惊鸿系列”和“网易严选”的订单显然根本不够。

        光刻机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叫做WPH,即一小时单位产能,表示一小时内能够处理多少片晶圆。

        莫燃购买的这台32纳米光刻机属于中高端DUV光刻机,WPH能做到170+,也就是一小时可以处理170片晶圆。

        晶圆就类似于以前老式的黑胶唱片碟,圆形的,一般是12英寸,然后光刻机会在整块晶圆上批量刻满一个个设定好的“芯片电路”。

        整块晶圆光刻机完毕后,便会将晶圆切割成一个个小小的裸片,这就是最原始的芯片。

        等封装完毕,一个个小小的裸片(裸die)就成为了市面上常见的芯片。

        像尼采这款“U3主控芯片”,每个晶圆上大概能切割出700颗裸die,算上48纳米工艺大概要经过8-10次光刻,一天能生产接近120万颗裸die,一个月算下来产能轻松突破两三千万颗。

        这样的体量,尼采内部根本消化不了。

        不过。

        外销也有很大的难度。

        虽说“尼采U3主控”性能不差,达到一线水准,但目前国内市场最大的份额还是掌握在台省的“慧荣”、“群联”,美国的“闪迪”和南韩的“三星”手里。

        闪迪、三星、慧荣,他们的主控芯片同样很好!

        还是那句话,其他厂商用的好好的,凭什么换成你“尼采的主控芯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