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3页

加入书签
    贾母笑道:“我说呢,听那王府婆子的意思,倒是有意玉儿了。倒是让我意外呢。”

    黛玉脸顿时红了,羞着向贾母笑道:“老祖宗怎么跟玉儿说这个,玉儿不知道。”

    贾母拍拍黛玉的手道:“你如今大了,也懂事了,倒不怕跟你说这些。”因看着一旁桌上的红烛道:“以前,见你和宝玉相处和睦,我便想着要成全你们,只是等你舅母开口罢了。谁知宝钗来了,又有金玉良缘的说法儿,很是让我烦心。前儿听你说对宝玉和环儿是一样的,我才放下这念头。”

    烛火跳了跳,贾母又笑道:“过两年玉儿孝满了,也要及笄了,也要到说亲的年纪了。”

    黛玉娇羞道:“老祖母不要说了,玉儿不听,玉儿不听。”

    贾母笑道:“玉儿要听的。终身大事,父母做主。我也只希望玉儿得个自己喜欢的人儿嫁了。我原怕你被人欺了,现如今你有了义父,北静王太妃太也定会喜欢玉儿,我倒不操心了。只可惜了宝玉没这个福气。”

    黛玉脸早红透了,伏在贾母的怀里,幸福的,憧憬着。

    祖孙俩絮絮地说了好一会子方各自休息了。黛玉因回去告诉紫鹃,让先好好收着,暗想着该用这冰绡做什么。

    因着天气甚热,迎春等众姑娘们都在屋内歇伏,只早晚略凉之时在一处玩笑。凤姐果真时常得着空儿时来她们姐妹处说笑,时或给姐妹们添些时令水果,去暑汤水,越发受贾母喜爱。

    黛玉也或呆在屋内静卧,或坐在后院树后寻荫。有时兴致来时,也会在清晨坐在后院那株大松树下静静的抚琴。水溶送的琴虽不名贵,音色古雅,如水般清静圆润,穿越之处如一股清风,使人顿觉心静清凉。

    虽有北静太王妃常打发了婆子来给黛玉送些难得的瓜果并些小玩意。宝钗等虽常玩笑着说些羡慕的话儿,黛玉也安慰于太王妃的青目,只久未见水溶,却终不知水溶如何,心中隐隐几分疑惑。琴音中也时常透些寥寥。

    春纤却从春竹处得了消息道王爷只被圣上差着一件要紧的事儿,脱不开身,只得求太王妃时常送东西来给黛玉,只等事儿办完了,就好见姑娘了。

    黛玉听了,心中的那丝儿惆怅方略略消减。

    只已近七月了,天气越发闷热,黛玉虽未中暑,却很不想吃东西,只懒懒的。

    这日早晨,太阳还未出,蝉儿却已乱叫了,更扰的黛玉没心思。只在桌前呆坐了会子,看看琴,看看那些沉香雕的小人儿,又随手拿了本诗经,却翻到了一页正是那片从苏州带来的枫叶,虽已成暗褐色,叶脉却越发清晰。因拿起枫叶看到那页上正是那首诗经·国风·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纤纤手指,捏着枫叶旋转,回忆随着隐隐的叶香发散开来,心思也在跌宕。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还未得君誓言,已许下生死相依的心愿。还未曾执君手,已有一生一世的眷念。

    君心似我心吗?那般郑重赠琴,琴情相通,爹爹明了,义父明了,我如何不明了。只孤零的我会有那样的幸运吗?

    普慧大师的话,画影姨娘的叮咛。运河上同舟,枫桥边赏叶,总有深情的眼神,关切的话语。不用怀疑,却犹心忧,为何?

    不由提笔写下: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枫叶青,枫叶丹,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兀自发怔,泪已盈眶。

    紫鹃端着琉璃碗轻轻走过来,瞧着黛玉泪盈欲滴,不禁心疼。却笑道:“姑娘一早儿就坐在这里,也不嫌闷热。这是春纤早起熬的绿豆百合小米粥,最是养胃去暑的,才用井水里掰过的,吃着正好。”

    黛玉只瞧了瞧,便道:“先放着罢,过会子再吃,如今还没有味口。”

    紫鹃笑道:“姑娘且尝尝,可是春纤早起熬了,听说费了许多心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