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紫鹃都颇喜欢,一时四人带好东西便分乘两顶小轿奔向寒山寺。只一盏茶的工夫,便已到寒山寺门口。方下了轿,便见寺门两旁各有一棵古樟树,郁郁葱葱,枝叶若冠。黄墙内楼阁飞檐翘角,香烟缭绕。素日总有商贾、船民、农民、信徒等乘船来此朝拜进香。这日正是春和景丽越发的游人如织,绿满视野。
黛玉水溶主仆四人只做平常打份,但气度风致犹胜常人。好在,苏州乃江南鱼米之乡繁盛之地,人也多秀气风流,便也不十分惹人注意了。
进得寺门,便见迎着寺门坐着尊金装弥勒佛像,黛玉忙命紫鹃请柱香,亲自上了,水溶也上了柱香。一时细细打量着这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的佛像,因看到楹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黛玉先点头赞道:“只身俗世,真容常人所不能容,笑常人所不敢笑,超然物化,可不就成佛了。”
水溶也点头却道:“雪弟,这句佛偈自然是好的,不过我倒看过一句比这更有些意思:大肚纵能容,也不容瘴气乌烟、贪赃枉法;慈颜常带笑,最可笑虚情假意、欺世盗名。”
黛玉点头叹道:“哥哥这句更好,只哥哥这样儿的才配这句话吧,我是不能的,自顾尚且维艰,何谈容,何谈笑呢。”
水溶只道:“雪弟如何又自伤叹,原就想雪弟要活的自在些,虽有三从四德一说,但不要总委屈自己,息事宁人,也要看是何事何人的。”
黛玉点头应道:“哥哥说的很是,雪弟记下了。”
水溶道:“不是要你记得这些话儿,倒很希望雪弟能忘了一切烦忧,一切规矩,只尽情尽性的活着。”
黛玉笑道:“哥哥又傻了,谁不想这样儿,可谁又能这样儿,只怕哥哥也是有烦恼有规矩碍着的。”
水溶道:“谁能没有烦恼,谁能不守规矩,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原本就是自然人生之趣,花开堪折只须折,乐时只须笑,悲时尽情哭,只不让烦恼驻在心中,让规矩困住心情就是自由尽性了。如今出来逛,就索性任性的玩一天……”
黛玉哪里这样想过,也没听过,此时便电驰雷轰般,心中不住默想。
二人将行将止,紫鹃若智只在三步外不紧不慢的跟着。一行或遥望钟楼,或近观花枝。因黛玉看见寺内常有穿着简朴的女子走过,便问道:“如何这些女子竟光天化日下自由游玩,却不怕避忌的。”
水溶笑道:“真真是大家小姐,连这个都是奇的,可见平日里都是闷在家里的。俗话说礼出大家,贫民之家,为了生计奔劳,哪里顾得上避忌的。越是诗书簪缨、越是达官贵人之家越讲究此规矩礼仪,对女孩儿家的更多,有些规矩很是怕人的。”
黛玉道:“别人也不知了,只说是女孩儿家是不能随便出头露面,不能叫外人知道了自己的名姓和容貌的。又什么三从四德。”
水溶奇道:“雪弟看过《烈女传》吗?”
黛玉道:“什么烈女传,未曾看过,我们家里也没样的书。可是好书吗?”
水溶笑道:“如此甚好,也并不是什么好书,只不过叫女子没有心罢了,很不必看的。”
黛玉道:“如此,也不想看了,只叫我羡慕起贫民之家了,多自在。”
水溶叹道:“只不知多少人还羡慕你呢,贫民之家多少艰难岂是你能想象的,有多少苦是你能吃得的。”
黛玉嘟嘴道:“哥哥小瞧人,如何不知道我不能吃苦。只要一家人快乐地守在一起,苦些又何妨。倒免得大家子明争暗斗的。”
水溶笑道:“瞧你这话,可是哥哥小瞧你了,赶明儿就让你耕田织布,淘米洗菜,只怕吃不得苦的。”
黛玉也笑道:“还小瞧人,明儿不回京城了,就在苏州做个贫民丫头,自种田织布养活自己。”
水溶笑道:“真那样,哥哥也不回京了,雪弟织布,哥哥种田,过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
黛玉脸儿通红道:“哥哥金尊玉贵,可不敢劳动哥哥种田的。”
水溶笑道:“哥哥弟弟本一家,哥哥可不要随着弟弟,照顾着弟弟的。只是贫民也好,富贵也罢,只在一颗心罢。”又指着墙上的一句佛偈道:“‘我若欢颜少烦恼,世间烦恼变欢颜。’这倒是哥哥正想对弟弟说的话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黛玉水溶主仆四人只做平常打份,但气度风致犹胜常人。好在,苏州乃江南鱼米之乡繁盛之地,人也多秀气风流,便也不十分惹人注意了。
进得寺门,便见迎着寺门坐着尊金装弥勒佛像,黛玉忙命紫鹃请柱香,亲自上了,水溶也上了柱香。一时细细打量着这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的佛像,因看到楹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黛玉先点头赞道:“只身俗世,真容常人所不能容,笑常人所不敢笑,超然物化,可不就成佛了。”
水溶也点头却道:“雪弟,这句佛偈自然是好的,不过我倒看过一句比这更有些意思:大肚纵能容,也不容瘴气乌烟、贪赃枉法;慈颜常带笑,最可笑虚情假意、欺世盗名。”
黛玉点头叹道:“哥哥这句更好,只哥哥这样儿的才配这句话吧,我是不能的,自顾尚且维艰,何谈容,何谈笑呢。”
水溶只道:“雪弟如何又自伤叹,原就想雪弟要活的自在些,虽有三从四德一说,但不要总委屈自己,息事宁人,也要看是何事何人的。”
黛玉点头应道:“哥哥说的很是,雪弟记下了。”
水溶道:“不是要你记得这些话儿,倒很希望雪弟能忘了一切烦忧,一切规矩,只尽情尽性的活着。”
黛玉笑道:“哥哥又傻了,谁不想这样儿,可谁又能这样儿,只怕哥哥也是有烦恼有规矩碍着的。”
水溶道:“谁能没有烦恼,谁能不守规矩,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原本就是自然人生之趣,花开堪折只须折,乐时只须笑,悲时尽情哭,只不让烦恼驻在心中,让规矩困住心情就是自由尽性了。如今出来逛,就索性任性的玩一天……”
黛玉哪里这样想过,也没听过,此时便电驰雷轰般,心中不住默想。
二人将行将止,紫鹃若智只在三步外不紧不慢的跟着。一行或遥望钟楼,或近观花枝。因黛玉看见寺内常有穿着简朴的女子走过,便问道:“如何这些女子竟光天化日下自由游玩,却不怕避忌的。”
水溶笑道:“真真是大家小姐,连这个都是奇的,可见平日里都是闷在家里的。俗话说礼出大家,贫民之家,为了生计奔劳,哪里顾得上避忌的。越是诗书簪缨、越是达官贵人之家越讲究此规矩礼仪,对女孩儿家的更多,有些规矩很是怕人的。”
黛玉道:“别人也不知了,只说是女孩儿家是不能随便出头露面,不能叫外人知道了自己的名姓和容貌的。又什么三从四德。”
水溶奇道:“雪弟看过《烈女传》吗?”
黛玉道:“什么烈女传,未曾看过,我们家里也没样的书。可是好书吗?”
水溶笑道:“如此甚好,也并不是什么好书,只不过叫女子没有心罢了,很不必看的。”
黛玉道:“如此,也不想看了,只叫我羡慕起贫民之家了,多自在。”
水溶叹道:“只不知多少人还羡慕你呢,贫民之家多少艰难岂是你能想象的,有多少苦是你能吃得的。”
黛玉嘟嘴道:“哥哥小瞧人,如何不知道我不能吃苦。只要一家人快乐地守在一起,苦些又何妨。倒免得大家子明争暗斗的。”
水溶笑道:“瞧你这话,可是哥哥小瞧你了,赶明儿就让你耕田织布,淘米洗菜,只怕吃不得苦的。”
黛玉也笑道:“还小瞧人,明儿不回京城了,就在苏州做个贫民丫头,自种田织布养活自己。”
水溶笑道:“真那样,哥哥也不回京了,雪弟织布,哥哥种田,过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
黛玉脸儿通红道:“哥哥金尊玉贵,可不敢劳动哥哥种田的。”
水溶笑道:“哥哥弟弟本一家,哥哥可不要随着弟弟,照顾着弟弟的。只是贫民也好,富贵也罢,只在一颗心罢。”又指着墙上的一句佛偈道:“‘我若欢颜少烦恼,世间烦恼变欢颜。’这倒是哥哥正想对弟弟说的话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