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肃正朝纲,攘外安内 第142章:国债-第3/5页

加入书签
        回到跟下,坦诚来说,这次国债依然是被动的无奈之举,萧奕不可能天天抄家,清肃了一遍陇右道之后,也确实是收获不小。

    

        然而,凤凰岭一战,难道不需要犒劳三军吗?

    

        难道不需要给那些战死的将士们发放抚恤金吗?

    

        关键是,萧奕在废除了丞相之制度,又着手解决冗官问题,撤销一部分虚职,也算是减轻了国库的压力,却为了能够稳定人心,而提升了大乾官员们的俸禄。

    

        这个俸禄不像是以前那般,而是随着职位、品级设定了等级的。

    

        且,还涉及到了专业人员。

    

        比如司农寺那些掌握着高端农业知识的种田官,比如工部掌握着高端铁匠手艺的老铁匠们等,这些人的俸禄也要涨,而且,在他们创新之后,还要另外奖赏,以刺激更多的能工巧匠进行创新。

    

        国债对于现在的大乾来说,那绝对比以工代赈还要吸引人,也还要新颖,并且更为大受欢迎。

    

        抛售的第一天,都是朝堂之上那些官员们在抢购,他们可是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的啊!

    

        也都知道这个国债的重要性,手中的钱放在地窖里面,永远都是一堆烂铜。

    

        而买了国债之后,不仅有了利息,可以每一年拿到钱,还能再太子面前以表忠心,这对于以后晋升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

    

        除此之外,那自然是国债的价值,那真的是太太吸引人了。

    

        监国太子抄家流放的官员不少,他们也都是亲眼见证了,并且还有参与过。

    

        谁能保证自己以后不犯错,谁又能保证自己以后不会被党同伐异?

    

        而国债这个规定,那是直接写在了大乾律法上,还是太子殿下亲笔书写,定下来的制度。

    

        太子殿下若是事后不承认了,那岂不是说话不算话?

    

        没了诚信的监国太子,谁又会相信他、信任他?

    

        没了公信力,也就没了民心。

    

        他们也相信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是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的。

    

        所以,这个国债,买了之后,绝对不会吃亏。

    

        而第二天,就不仅仅是王公贵族在买了,而是那些富商们,他们有钱啊!

    

        那些闲钱放在地窖,还真的不如买国债。

    

        放高利贷很多时候收不回来,他们放高利贷那也是瞅准了目标,不会轻易就给钱的,真要是收不回来,那岂不是亏大了。

    

        所以很多时候会发生土地兼并的情况,一个寺庙会拥有十几万亩两天,就是通过香积厨的高利贷得到的。

    

        而国债不仅有利息,就算是真的犯了错,被抄了家,也会继续继承,这种便宜,为何不占?

    

        让萧奕和百官们都没有想到的是,一千万贯的国债,很快就抢买了七百余万贯,就算是如此,建邺坊外面依然是拍着长队。

    

        这也让很多人意识到了如今监国太子是如何如何得人心,又是如何如何英明。

    

        仅仅是“国债”这一国策,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起初,百官们其实并不太支持,总觉得这是与民夺利,实为不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