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2/3页

加入书签
    袁崇山为了农田建设拿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敢于天公试比高,把在部队学习的无人机技术运用在农田里,进行无人机喷洒农药。

    无人机农药喷洒技术,是一种借助飞行器、植保器械和计算机程序等工具,对农药进行精准喷洒和精准施药的新型植保技术。

    首先,该技术对病虫害防控有很大帮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病虫害易发。在当前农药管理制度和防治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无人机农药喷洒则可以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提供高效、准确、可靠的科技支撑服务,能极大提高农药喷洒效率,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收益及生态效益;其次,该技术可以实现农药精准喷洒;第三,其喷洒过程环保舒适、安全可靠、可持续。

    虽然无人飞防是植保趋势,省时、省工,而且雾化好,防治效果明显。但是在人人夸赞的时候,徐家强指出了无人机喷洒农药的弊端。

    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的坏处是不均匀,不全面,只能喷雾到叶面,作物密植的话效果就不好。弊端就是对抗倒伏能力差的水稻品种,容易造成水稻倒伏。

    无人机载重小,需专用航空用药,喷洒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农药喷施不均匀,会漏喷,重喷,作物底部难以授药。喷洒的不能到位,有些病害要对叶片背面喷药,对水源也有污染。

    接受教育的袁崇山老老实实地本本分分地耕种庄稼,慢慢地在学习中摸索出窍门。

    任何事物都有两点,即优点和缺点。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便利之外,也不能否认它仍需要改进的缺点,当然植保无人机也不例外。

    植保无人机在打农药上面优点是能高效的利用药物,大大节约药物成本,据不完全统计,植保无人机一天能喷洒近600亩地;由于农药的使用量大,普通打药机还需要人工操作,作业面积小,喷洒药物时对人体危害大,效率低。植保无人机旋翼产生的风力能将水稻、小麦等作物吹至翻转,使其正反面都能着药。

    植保无人机施药不受地理因素影响;其他大型的植保机械会受水田、山地、地膜等环境影响。在植保无人机作业过程中,喷洒农药的距离对植保人员较远,避免毒性药剂带来的伤害。

    缺点是无人机电池的充电时间较长,一般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如果需要植保无人机每天工作6个小时,每次喷洒作业至少需要准备20块电池,才能保证工作完成的进度。

    喷洒效果不均匀,导致农药停留到某作物过多或者过少;举个例子,植保无人机旋翼产生的风力使得农作物的叶片发生变形,当无人机飞离时,作物恢复原来的生长状态将沉积在作物上的农药液滴回弹出去,降低了雾滴附着率,达不到预期效果。目前植保无人机肯定还是存在一些缺点的,但是如果看整体发展趋势,植保无人机在这个市场还是一片大好前景。

    虚心学习种植技术的袁崇山,为让农作物“喝上”自来水,与村支书徐家强商议在西岭建造灌溉压力柜。

    徐家强问:“崇山,你是消防武警出身,你看用类似消防栓的压力管道浇灌庄稼如何?”

    “好啊,管道埋在地下,既不妨碍耕种,又能浇灌庄稼,还可以使用喷灌和滴灌。”袁崇山高兴地说。

    “村里投资修建地埋式压力柜,你带领村民们铺设管道,你做领工长。”徐家强说。

    “是,书记。”袁崇山答道。

    徐家强召开两委会议研究后,决定利用西岭废土坑建设地埋式钢筋混凝土压力柜。

    西岭土坑是“大跃进”时期烧砖遗留下来的废土坑,土坑底高于翠微河床二十几米,是徐家坳村西的制高点。如果在岭顶建造压力水柜,那么通过压力差就能浇灌庄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